〈房產〉全台第三季成交屋齡達26.91年 刷新歷史最老紀錄

今年第三季全台六都的平均交易屋齡,以台北市31.39年最老。(鉅亨網記者張欽發攝)
今年第三季全台六都的平均交易屋齡,以台北市31.39年最老。(鉅亨網記者張欽發攝)

升息增加房貸負擔,壓縮民眾購買力,購屋平均屋齡又創新高!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已高達 26.91 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62 年,創下統計以來的最老紀錄。

同時,進一步探究六都今年第三季的平均買賣屋齡,也只有桃園的 20.73 年尚未追平高標,其餘五都全數改寫新高。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觀察近兩年第三季同期的屋齡區間交易占比變化,可發現全國平均交易屋齡走高,主要是今年第三季的「輕屋齡交易減」,以及「老屋交易增」所致,而新屋老宅之所以此消彼長,不外乎三大原因,首先「房地合一 2.0 重稅」,去年下半年房地合一 2.0 上路,與 1.0 相比,短期交易的重稅期,從 2 年延長為 5 年,因此像是預售購屋的第一手屋主,在政策實施後就延緩出售換取輕稅空間,使市場屋齡 5 年以下的物件,流通性日漸減少,也讓屋齡 1-10 年的交易占比,較去年同期縮水 3.5 個百分點,造成今年 Q3 平均屋齡走揚。

同時,「高房價升息」,輕屋齡物件價格高高在上,今年又連續升息加深房貸負擔,導致買盤轉往相對平價的中高屋齡物件,拉高屋齡均值;第三,「老屋重建興旺」,危老、都更的改建遠景,進一步強化老宅的市場性,使屋齡 30 年以上的交易占比,年增 3.6 個百分點,催熟整體平均屋齡。

張旭嵐並指出,審議中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若通過上路,平均交易屋齡還有可能持續老化,因修法後市場會更趨向剛性買盤,建商的推案型態,也將從預售往成屋調整,但成屋推案的工期漫長,市場短期內恐面臨新供給縮減的問題,使屋齡 1 年以下的新案交屋潮退卻;且新成屋的自備款門檻高,資金有限的剛性客源,不排除加速轉向價格較親民的中古屋,進而墊高購屋的平均屋齡。

今年第三季全台六都的平均交易屋齡,以台北市 31.39 年最老,最年輕的都會則是桃園,交易屋齡均值僅 20.73 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北市因開發久遠土地飽和,所以市場供給長期以高齡物件為主,且老屋具低價優勢,又是建商近年整合推案的主力,故交易佔比愈來愈高,今年第三季台北市逾 30 年老屋,交易占比將近 6 成,為房市高齡化最嚴重的都會,加上台北新案供給長年稀缺,低屋齡物件的交易占比走低,讓首都的平均交易屋齡率先飆破 31 年。

桃園市的屋齡交易佔比,雖然也有「高齡增、輕齡減」的情況,但受惠近年新案推案量大,交屋潮持續湧現,屋齡 1 年以下的交易占比不減反增,年增 7.8 的百分點,讓桃園今年第三季的屋齡均值,只比去年同期微增 0.55 年,穩居最具活力的青春都會;台南的情況則與桃園恰恰相反,由於新案交屋潮不如去年,台南 1 年以下的交易占比,較去年第三季減少 7 個百分點,老屋交易占比又年增 8.3 個百分點,於是今年第三季的平均屋齡,一口氣比去年同期多了 3.04 年,來到 26.92 年的歷史新高。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