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正在以 1967 年以來最快的速度買入黃金,分析師將中國及俄羅斯視為最大買家,這表明一些國家渴望實現外匯準備多元化,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中俄預計增持
上個月,世界黃金協會 (WCG) 估計,全球官方金融機構今年以來,已經購買了 673 噸黃金,超過過去 55 年以來任何年份。僅在第三季,各國央行就購買了近 400 噸黃金,這是自 2000 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購買狂潮。
當時並不確定有 300 噸黃金的「神祕買家」是誰,僅土耳其及卡達的央行公布大量購買黃金,此後不久,中國公布其黃金儲備三年多來首次增加,揭開了這一謎團。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後,就不願意公布外匯準備及黃金儲量數據,但多次表明將繼續減持美元、美債。
根據瑞士私人銀行寶盛數據,俄羅斯央行已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從 2012 年的逾 1500 億美元降至僅 20 億美元,同時增加了逾 1350 噸黃金儲備,按當前價格計算,增加的價值近 800 億美元。
憂心地緣政治
黃金市場 BullionVault 的研究主管 Adrian Ash 表示,在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俄羅斯的美元儲備後,各國央行轉向黃金,表明對地緣政治的不信任、懷疑和不確定。
貴金屬貿易公司 MKS PAMP 金屬策略師 Nicky Shiels 表示,西方國家所實施的制裁和凍結資產等措施,促使其他國家提出疑問:「當美國和西方政府可以隨時沒收時,我們是否應該持有這麼多美元?」
瑞士寶盛研究主管 Carsten Menke 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的購買,表明這些國家更加不願意依賴美元。
Menke 指出,這些中央銀行經由將更大比例的儲備投資於黃金,藉以傳遞的訊息是—他們不想依賴美元作為他們的主要儲備資產。
提供金價支撐
雖然央行購買很少能推動黃金持續上漲,但它可以在價格下跌時提供重要的支撐。
今年貴金屬一直承受著美國聯準會積極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儘管它相對於美元和美國公債殖利率的表勢,表現仍相對較好。
Shiels 預計,隨著去全球化進程加速,非 G-10 國家將「重新商品化」,並增加黃金持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