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經濟前景轉向樂觀 美國仍面臨債務隱憂

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 (Tom Orlik) 指出,2023 年以來種種跡象顯示,今年全球經濟的前景優於先前預期。現在看來,中國經濟正出現強勁復甦,歐洲有望擺脫經濟衰退,美國則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進入衰退,而美國可能面臨的災難性債務違約令人擔憂。

歐樂鷹認為,如果市場對美國財政部失去信心,將會對美國經濟成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場金融危機。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2 月 15 日發布最新報告預測,如果不及時調高目前 31.4 兆美元的舉債上限,美國財政部恐將在 7 月至 9 月間面臨債務違約的重大災難。從 2024 年到 2033 年,聯邦預算每年平均會再增加 2 兆美元赤字。

歐樂鷹認為,美國總統拜登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之間釋放的最新信號表明,談判空間是存在的,一場危機可以被避免。但考慮到美國國會當前極度分裂,他指出,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是無法被排除的。

歐樂鷹表示,彭博經濟研究團隊在去年底的預測中曾悲觀認為,歐洲將在 2023 年初陷入衰退,美國將在今年結束時陷入衰退,而中國可能很難退出清零政策,因此,當時預估今年全球成長率僅 2.4%,會是自上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非危機年份 (排除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和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 的最低數字。

歐樂鷹進一步指出,過去幾周以來,許多事情開始變得比預期要好,例如:歐洲隨著天氣轉暖,能源危機陰霾漸散,看起來有望擺脫經濟衰退;中國也更早、更有力地走出疫情限制措施;雖然美國可能在下半年出現衰退,但年初的跡象表明,至少目前仍在增長。

彭博將於第一季末更新對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歐樂鷹表示,如果現在重新做預測的話,會比幾周前所做的預測 (2.4%) 更樂觀一點。

歐樂鷹說,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為了遏制通膨而大幅加息,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具有滯後性,可能滯後六個月、九個月,甚至一年。因此,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是主要央行實施的緊縮政策對經濟的潛在衝擊。

對於亞洲來說,中國房地產仍是一個相當大的風險,過度建設的情況嚴重,而即便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銷售和投資仍恢復緩慢;在亞洲其他地區,日本銀行長久以來一直控制殖利率曲線,而日本新任央行總裁可能會有不同的政策立場,多年的零利率可能轉向利率走高,這對負債累累的日本來說無疑是存在風險。此外,儘管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最嚴重影響已經過去,但衝突仍未結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在持續。

部分市場觀點認爲美國經濟也許會「軟著陸」,歐樂鷹認為,軟著陸是可能的,但基線假設是美國不會那麼幸運。他說,美國非常火爆的勞動力市場,低失業率、高空缺率、高薪資增長,讓大家相信美國不會「硬著陸」。但聯準會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控制通膨,若聯準會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像是升息,利率可能會攀升至 5.25%,甚至更高。這使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更低。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