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首飛星鏈同樂?運輸衛星再等等

SpaceX 的星艦 (Starship) 取得美國美國聯邦航空署 (FAA) 核發發射許可後,將在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17 日進行飛行測試,星艦將成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任務載具、跨星球運輸火箭,甚至有機會運輸星鏈第二代衛星,市場預期,有助台相關衛星供應鏈營運表現,不過,法人認為,兩者供應鏈不同,且星艦發射到能做到衛星運輸,仍需時間發酵。

本次星鏈發射測試是首次以飛船搭載 Super Heavy 大型第一階段推進器的完整試飛,採用 24 號實驗飛船與 7 號實驗推進器,預計將從德州星港發射經過墨西哥灣、佛羅里達海峽,最後在夏威夷海岸在水上著陸,航程 90 分鐘,這次將不會像過去獵鷹 9 號和獵鷹重型火箭般,設有回收機制。

市場看好,星艦將進行飛行測試,可望帶動低軌衛星成長,概念來自於 Space X 創辦人馬斯克曾指出,現階段獵鷹 9 號沒有太多第二代衛星擺放空間,入軌能力也有疑慮,未來星艦將是唯一可以大量運輸第二代衛星的載具。

目前的星鏈第一代衛星是由獵鷹 9 號負責運輸,每次任務約發射 50-60 顆衛星,第二代衛星更強大,網路容量是第一代的四倍,重量相對更重、達 1.25 公噸 (第一代約 300 公斤);由於重量因素,目前獵鷹 9 號僅能承載 21 顆第二代衛星。

對此,法人指出,此次發射僅是首次飛船搭配巨型推進器的測試,後續勢必將有更多次測試與校正,還必須研究飛船、推進器如何回收,星艦要大量發射星鏈衛星,還需要一些時間。

另外,法人認為,星艦與台廠星鏈供應鏈並不相同、關連也不高,目前台廠主攻地面設備,低軌衛星應用仍多為航海、偏遠地區等,這塊通訊市場需求仍需時間發酵,即便有大量衛星發射,實際對台廠挹注有限,今日盤面衛星相關概念股大漲,恐怕是市場對衛星供應鏈過度樂觀。

SpaceX 星艦將是 2025 年 NASA 阿提米斯 3 的任務載具,目標能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長期目標將船員、貨物運輸到月球、火星,以及地球點對點的運書,並能重複使用,大幅降低發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