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股東大會 董事長王來春:汽車業務未來3年複合增長率預計30%-50%

立訊精密 (002475-CN)22 日下午召開股東大會,副董事長王來勝、董秘黃大偉等高管出席會議,董事長王來春線上參會。王來春對消費電子、汽車等公司主要賽道進行了說明,預計接下來三年汽車業務每年會有 30%-50% 的複合增長。

在消費電子整體行情疲軟、地緣政治的加劇衝突及聯準會升息等諸多不利因素的衝擊下,立訊精密的業績頂住壓力。日前,立訊精密發布的 2022 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業收入 2140.28 億元,同比增長 39.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91.63 億元,同比增長 29.60%。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499.42 億元,同比增長 20.05%;歸母淨利潤 20.18 億元,同比增長 11.90%。公司預計 2023 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 41.62 億元 - 45.41 億元,同比增長 10%-20%。

但與良好業績表現所不匹配的是公司的股價表現。從 2022 年至 5 月 22 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跌幅為 43.27%,報收 27.85 元 / 股。市值為 1986 億元。

強調非消費電子代工廠

在消費電子方面,立訊精密因代工蘋果無線耳機 AirPods、iPhone 手機而廣為人知。對於「代工廠」的形容,王來春認為,這是貶低。 「我們是方案的解決商,很難說單純的代工廠還能存在,不是只有整機廠商才能活下來,我們立志做一個‘擺渡人’,而不是’淘金人’。」

王來春說:「消費電子市場今年到明年都不是特別好,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會更好一些,從今年 3、4、5 月的數據來看,比 1、2 月好很多。2023 年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類似於 2015、2016 年我們消費電子的情況,當後來我們擴大到其他領域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預計接下來三年(汽車業務)每年會有 30%-50% 的複合增長。」

王來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XR 在未來 15 年內,不會取代手機和電腦,未來有取代趨勢,但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沉澱,目前 XR 在教育、醫療等行業已經有應用。

2023 年,消費電子產業整體 U 型底部還在持續,此前立訊精密就在財報中表示:「未來幾年,消費電子業務仍將佔據公司重要位置。從零組件、模組到系統,公司將持續貫徹和深化垂直整合理念, 其中,在 AR/VR/MR 領域,公司將著力進行完整的產品深度佈局。」

一方面,從立訊精密的財報看,消費電子業務的基本盤依然穩健。在細分板塊中,其消費性電子板塊營收佔比超過 80%,2022 年仍逆勢增長了 33.44%。從今年前 4 個月情況來看,立訊精密方面持樂觀的看法。

另一方面,立訊精密也在加速拓展新賽道,王來春表示,在新產品方面充分看好 AR/MR 等產業在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立訊精密會協助一流客戶共同開發。

對汽車領域充滿信心

在汽車領域,立訊精密曾多次強調「不造車」,而是專注於整車「血管和神經系統」,具體佈局包括線束(整車線束、特種線束、充電槍)、連接系統(低壓高壓高速連接器、Busbar)、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PDU、BDU、逆變器)、智能網聯(路測單元、車載通訊單元、智能天線、V2X)、智能駕艙以及智能製造(嵌件注塑、PCBA)的多種產品。

對於立訊精密汽車業務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王來春表示:「在汽車電子領域,線束是高科技、勞動密集的行業,整車線束是汽車的 "血管和神經",大概佔整車 5%~10% 左右的成本,地位跟芯片的比例是差不多;汽車連接器方面,涉及的品類非常多,但是目前還沒有中國的企業,以往中國的車在世界上是沒有地位的,但現在有重要的機會,我們是充滿信心的。」

立訊精密也在近日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指出,過去一年,立訊汽車業務發展迅猛,實現了近 50% 的成長,「2022 年是立訊汽車業務跨越式發展的元年,未來將持續以超過 50% 的增速成長,我們對於進入全球 Tier1 前十的目標非常有信心,實現此目標指日可待。」

未來主要投入研發

業務拓展對研發投入提出了新挑戰。財報顯示,前沿科技方面,立訊精密 2022 年的研發投入為 84.47 億元,創下近五年新高。據悉,立訊精密研發投入主要分為前沿科技投入和產品迭代投入。

前沿科技投入主要圍繞公司中、長期的產品與業務規劃佈局,將整體研發費用的約 30% 投入到底層材料、工藝、製程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創新研發中,推動公司在未來 20 年內實現 30% 的產品步入全球行業的無人區;產品迭代投入則是圍繞新方案、新產品從有概念到 NPI(新產品導入)過程中的研發投入。

王來春坦言,未來三年沒有擴大分紅的想法,「目前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還是比較多的,2022 年 80 多億元里,有 20 多億是空投,我們不希望因分紅(多)導致研發投入(減少),但未來,希望立訊能夠在分紅和國際地位上,都出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