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年前的香港,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漁村,歷經戰爭、殖民等歷史動盪,逐漸華麗轉身,成為全球知名的大都會。
香港 1997 年遇到首個變局,回歸後陸續爆發移民潮。結果在中國大陸的政策支持,香港卻有了更多元的發展機會。當然,過程中也不是毫無波折,2019 年的反送中抗爭、2020 年起蔓延的新冠疫情,接連重擊香港經濟,不少外資企業因而看衰香港,並將總部撤出,儘管看似將亞洲金融中心寶座讓給新加坡,實際上香港並沒有停止前進!
在中國大陸的規劃中,粵港澳大灣區已被視為重要的經濟命脈。香港大力吸納人才,招攬全球人才的「高才通」計畫,兩個月就收到 1.4 萬件申請。 《遠見雜誌》團隊再訪香港,從東方明珠的變與不變,直擊香港風雲再起。
瘦瘦的樓依舊高得看不到天,必吃蛋撻店外依舊大排長龍,車窗外清水灣的海平靜無波,馬照跑舞照跳。
但,似乎有什麼不一樣了。
全世界猶然記得 2019 年那一場撕裂香港社會的街頭抗爭,隨即是 2020 年《港版國安法》實施,加上一連三年的抗疫封控,香港的狀況變得微妙起來。
政治衝擊、嚴格的防疫政策、全球租稅改革一連三大衝擊,令香港逐步讓出國際金融中心前三的寶座,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坡。
而「染紅」之後的香港,還是國際人士認知中的低稅與美食齊飛、自由經濟體制和完善法制的東方之珠嗎?
尤其是香港自 2019 年反送中運動的大規模抗爭之後,出現史上最大一波移民潮。
根據香港統計局公布的資料,2021 年年中至 2022 年年中,香港淨遷移 11.3 萬人,創下 1997 年以來新高(表 2)。
若再加上 2021 年的數據,香港人口在兩年之內便淨移出超過 20 萬人。這對總人口 733 萬的香港而言,相當於每 100 人中就有近 3 人出走。
「現在護士、醫生都很缺。老師也走掉很多,」前《信報》總編輯、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觀察到,一大批精英因此流失,連下一代的小朋友和年輕人也帶走,令香港從小學到大學都生源不足,不禁驚呼:「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
然而,就在人才告急的窘境中,香港居然還能締造不錯的經濟成長率。
正當亞洲四小龍在 2023 年第一季皆陷於出口衰退的窪地時,香港的 GDP 成長率竟異軍突起,誰也沒想到,香港復甦反彈的力道如此之大。
香港復甦強勁,四小龍居冠 大陸遊客訪港推升經濟
2.7%的經濟成長率,令香港睥睨新加坡的 0.1%、南韓的 0.3%,乃至於台灣的–2.87%。要知過去五年來,香港經濟活力始終略遜於其他小龍(表 1)。
關於 2023 年第一季的經濟氛圍好轉,官方說法原因是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的強勁帶動。
香港貿發局資料顯示,2023 年 1 至 4 月,香港湧入了 730 萬位旅客之譜,幾乎增加了一整個香港的人,較諸前一年同期,是驚人的十餘倍成長(表 3)。
特別是陸客「貢獻良多」。一位近日到香港自由行的台灣人,晚上到夜店酒吧林立的蘭桂坊體驗浪漫微醺,一到小坡卻發現人滿為患:「到處都是大陸人。」
大陸遊客大幅增加,推動香港零售市場表現亮點,零售銷售連升五個月,最新 4 月份數據較去年(2022)同期增長 15%,香港總商會樂觀預測今年全年零售銷售增長可達 16%。
中信銀香港分行一位主管最直接的觀察是,商場與街邊店鋪都逐漸恢復正常營運情況,各式店面也陸續進行裝修,許多高檔餐廳變得一位難求,中環區非本地人的比例顯著提高。
不只餐廳和飯店恢復人氣,各地辦公室空置率亦下降,頂級 A 辦的租賃行情也開始看俏。
外資企業總部撤離,但金融人才仍留港
KPMG 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李逢暉的香港同事告訴她,IFC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的地標意義好比台北 101,原本因外資企業撤離,辦公室一度少了房客。但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來租 IFC 的公司又變多了。
曾為前亞洲首富李嘉誠工作的時事評論員王尚智,5 月至香港拜訪好友,赫然發現一個現象異常有趣─儘管部分外國金融機構在反送中後,將亞洲總部遷移至新加坡,但其中一家外商銀行行政總裁之流的高層,其實並沒有跟著前進新加坡,反而仍然留在香港工作,平日裡運籌帷幄,還是在香港發號施令。
「他還當場打了一、兩通電話,跟其他歸來香港的投資基金經理人,相約週末吃飯,」王尚智說,這表示總部雖然搬了,但金融人才沒有走,主因是必須近距離牢牢掌握大陸市場的變化。
去了新加坡又回來香港,人回歸,錢也回歸,正是香港高資產人士的現在進行式。
時常與有錢人「打交道」的李逢暉分析,香港本來就是繁榮的國際金融中心,由於之前的政治紛擾,基於對民主的擔憂,富豪一族思考的是如何規避風險?
經過這一、兩年的觀察,局勢沉澱,卻發現香港整體交易狀態好像並沒有實質上太大的改變:「所以他們又慢慢放心地回去了。」
另一股推力則來自新加坡。瞬間避險而來的資金和有錢人蜂擁飛來,令腹地小的新加坡「快爆炸了」,甚至立刻提高投資移民門檻至 1000 萬星幣(約新台幣 2.3 億元),以避免過度飽和:「所以他們(有錢人)最後只好又再回流香港。」
儘管過去幾年,歷經了社會動盪及人才外移,但香港的優勢在短期之內仍難以被取代。長久累積的良好基底,香港做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穩固。
香港不但是全球最大的股票集資中心之一,並連續第六年成為亞洲區國際債券發行最具規模者,明顯領先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約占亞洲市場的 2/3 。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講,香港應該還是一個讓所有人覺得非常好的地方,」那斯達克上市的財富管理公司、香港銀科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夏春指出,前提是香港這一屆政府能將經濟發展的大餅分得更均勻一點,同時若能減少政治上的矛盾衝突、社會更穩定的話。
大陸政策做多香港,直接投資逐年增加
內地的支持,毫無疑問是香港發展的最佳後盾,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政策面作多香港。
總觀近年來,大陸皆是香港直接投資流入的主要來源地,而且逐年增加,即便是反送中之後及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像 2021 年便達到 3516 億港幣,而同一年美國對香港的投資規模,反常地均在減少(表 4)。
香港接壤珠三角地區的粵港澳大灣區,也將為香港帶來無可比擬的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對大陸有多重要?簡言之,它是大陸躋身國際化競爭的「中國第一灣」,以不到全大陸 0.6%的面積,創造了大陸 1/10 的 GDP 總量、13 兆人民幣(約新台幣 56 兆元)。
經濟圈內有 11 個城市組成了超級城市天團:「中國矽谷」深圳、廣東省廣州、珠海、佛山、東莞等,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也因此令它名聞遐邇。2022 年,大灣區的總人口已經超過 8600 萬,是台灣的 3 倍多。
大灣區內的企業,囊括大陸重點扶植的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未來潛藏的商機多不勝數。
同時大灣區也十分仰賴香港做為通往全球的連外平台,便為香港再插上一雙騰飛的翅膀。2023 年起,中港兩地跨境通行已全面取消,經貿合作將更緊密。
來自內地的強大實力,變成堅強的靠背。前香港特首梁振英說得直接:「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中國大陸這個超級市場。」
另外在金融政策方面,2022 年的「互換通」還有 2023 年 5 月最新推出的「滬港通」,皆被投資界評估為中港金融市場互通的里程碑,先是希望能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大陸的債市和匯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接著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只是,嚴格控管虛擬貨幣的大陸,對相關交易所和從業人員幾乎是「趕盡殺絕」,竟然允許香港大力打造加密貨幣之都,令人詫異。
2022 年 10 月,香港政府一份新的政策宣言,便向世界宣告香港要發展成全球虛擬資產中心的決心。隔年 4 月,盛大舉辦 Web3 嘉年華,並由香港特首李家超帶隊致詞。隨後不久,便推出新規,允許個別投資人可在香港交易比特幣,正式鬆綁禁令。
「難道這就是一國兩制的不同之處嗎?」一位時事觀察家思索一會兒,給出了答案:「虛擬貨幣是大勢所趨,大陸不能賺,就讓香港來賺這一個產業巨大的價值,搞得不對,還可以關嘛。」
凡此種種,內地給予香港的「特殊安排」,價值自然不可估量,對香港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港掛鉤愈深,民眾融合尋找更好生活
更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優勢帶動起兩地民間的融合現象,中港老百姓之間儼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香港開計程車十餘年的老秦(化名),兩個小孩和老婆卻在東莞上學居住,他一人在香港租屋。因為香港房價太高,在東莞買一棟樓只能在香港買一間廁所。
得益於政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交通變得很便利,巴士 3 小時、廣港深高鐵 1 小時,便能讓老秦每週回東莞一家人團聚。如此聰明地妥善運用兩地的差異,營造更好的生活品質,老秦非常得意。
鏡頭再轉到港珠澳大橋。這座總長 833 公里、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斥資 1200 億人民幣,連通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曠世大橋,若從香港出境、珠海入境,通關口外一群西裝筆挺的業務員正翹首以盼,攔住每一位從香港過來的人,開口便是:「要不要買珠海的房子?比香港便宜哦…… 留個微信!」可見市場需求之熱絡。
除了港人北上,也有愈來愈多大陸人興起一股「移民香港」的風氣,雖然主要是出於政策誘因,卻正好能補充前一陣子香港移民潮所流失的人力。
為了招攬全球人才,港府發布了「高才通」的奇招─全名是「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只要全年收入達 250 萬港幣以上,或是世界百強大學畢業生便能申請,獲批者可在香港逗留 24 個月。
結果,僅約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收到 1 萬 4000 宗申請。根據夏春側面了解,1 萬 4000 宗申請中,八成都是以世界百強大學的學歷獲得高才通的引入:「效果很不錯。」
常服務「高淨值人群」的夏春也發現,今年富豪一族開始考慮搬到香港居住,其中不乏大陸人,「高才通」宛如及時雨,讓他們讀完北大、清華、復旦的小孩也能在香港居留。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香港將與大陸掛鉤愈深。
染紅後的香港 利弊得失發人深省
若說商業環境和市場吸引力,是香港「染紅」後的不變,變的,就是民主和新聞自由。
譬如選舉,新一任特首的選舉,李家超幾乎沒有對手。還有議員選舉、立法會選舉到特首選舉,都受到北京比較嚴格的控制。
「也很多人覺得新聞自由不如以前,」資深媒體人文灼非指出,《港版國安法》的實施,多多少少讓媒體自發性增加自我約束:「還算是很多媒體正常營運,但是言論的尺度,肯定就不如以前。」
2023 年 5 月,爆發國泰航空空姐「歧視」機上大陸旅客不會說英文,就不給毛毯的風波,引發內地民眾大家撻伐。這個經典案例,一方面凸顯國泰航空員工缺乏服務意識,或許一方面也道出部分香港人長期「看不起內地人」,那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或成隱憂。
展望未來,港府預測,2023 年經濟增長為 3.5~5.5%之間,頗為樂觀。多家機構如摩根大通、匯豐也調高了香港的經濟預測。不過,做為成長支撐的房地產,房價預測有的看多,有的看空(頁 113 表 5)。
香港風雲再起,或許再次印證了那個有名的「門窗理論」: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香港的失去,焉知不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得呢?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 7 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