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管制鎵鍺出口 業界看「掌風先至、拳頭未及肉」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
中國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鎵、鍺等相關金屬實施出口管制,被視為是反制美國首波策略,由於對產業影響有限,業界認為,此次反制政策如同「掌風先至、拳頭未及肉」,因此還不會覺得痛,但後續是否進一步出拳,甚至是傷己傷敵的七傷拳都需密切觀察。
業界指出,為何選擇鎵、鍺作為首波制裁主角,主因即是兩大金屬元素是化合物半導體的關鍵上游原料,並提醒與美國同一陣線的國家,中國具備報復實力,從使用兩大金屬的業者集中在「美國、德國與日本」,也可略知一二。
業界認為,由於現階段供應鏈仍有庫存因應,整體影響相對小,待時間一久等庫存見底後,就知道誰有影響,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業者經過申請後,仍可取得原物料,產業也維持現況,為影響最輕微的設想。
二是只禁美國供應商,象徵德、日業者仍可取得料源,因此產業僅為市占率消長變化,對產業影響有限;三是全面禁止原料出貨,由於產業鏈必須尋找新料源或對非中國供應商擴大採購,包括重啟驗證等時程,整體程序較繁瑣,供應鏈也將出現調整期,將是影響最嚴重的假設。
此外,業界坦言,中國除鎵、鍺外,也在各大金屬原料扮演關鍵供應角色,即便是貴金屬如金、銀與銅也同樣重要,即便此次祭出首波出口管制的威嚇成分居多,但會不會出拳仍取決於中國態度以及美中關係,產業必須繃緊神經,應對未來兩套系統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