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符銘財:外銷訂單轉正受惠低基期 示警科技訂單下滑隱憂

台灣 11 月外銷訂單 506.3 億美元,月減 4.2%、年增 1%,結束連續 14 個月負成長。渣打銀行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師符銘財指出,主要受惠低基期效應,預計正成長會延續到 2024 年初,不過,科技訂單較前月下跌 6.1%,從 10 月的月增 7% 扭轉,這也證明了先前的擔憂,若以外銷國家來看,前景可說是喜憂參半。

符銘財表示,台灣 11 月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 1%,比之前市場預估則成長了 5.2%,也比我們之前預期成長 3.9% 來得低,但卻是自 2022 年 8 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外銷訂單與前月相比下跌 4.2%,因此低基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年成長。

符銘財進一步示警,年底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需求,儘管有復甦的跡象,但今年最後一筆急單,除了節慶銷售訂單外,無法確定是否有提振市場情緒的作用。

至於電子產品 (包括半導體 IC 晶片) 的海外訂單,與上個月相比下跌 5.4%,在此之前,9 月和 10 月的月增幅均超過 9% ,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實施額外人工智慧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的結果。   

此外,海外資訊與通信科技訂單單月衰退 7.4%,而 9 月和 10 月訂單分別成長 34.9% 和 6.4%,顯示筆電與電腦以及其他行動裝置的需求僅呈現微復甦,儘管在低基期的助攻下,整體資訊與通信科技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 10%,這也是自 2023 年 2 月以來的第一次。

符銘財表示,海外科技訂單占 2023 年 11 月外銷訂單總額的 66%,預期低基期將繼續支持年成長反彈至 2024 年初。

觀察主要訂單來源,日本方面單月下跌 13.7%、年減 29%,美國單月也下跌 4%、年減 2.4%。然而,11 月中國與香港訂單單月成長 3.1%、年增 8.8% (即連續兩個月呈現正成長),歐洲訂單單月成長 7.2%,但較去年同期仍下跌 21.1%。

整體而言,從地區、國家細分來看,前景喜憂參半,儘管來自中國與香港的訂單表現相對較好,而來自日本和歐洲的海外訂單則繼續疲軟。另一方面,海外訂單數據顯示,美國在 2023 年第二季末開始走強的趨勢在年末最後兩個月似乎後繼無力。

符銘財認為,外銷訂單數據證實低基期是持續支持年成長反彈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台灣科技產業,到 2024 年,這對以科技為主、依賴貿易的台灣經濟來說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