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去年 1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降 0.3%,寫下 2009 年 10 月以來最長頹勢,凸顯內需疲弱,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降 2.7%。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2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 12 月 CPI 較一年前下滑 0.3%,降幅小於去年 11 月的 0.5%。
與去年 11 月相比,CPI 上升 0.1%,而去年 11 月是下降 0.5%。
與去年同期相比,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CPI 上揚 0.6%。CPI 全年攀升 0.2%,遠小於官方目標的大約 3%。
上月 PPI 降 2.7%,降幅小於前值的 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受寒潮天氣、節前消費需求升溫等因素影響,去年 12 月 CPI 的降幅縮小。
受國際油價繼續下行、部分工業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去年 12 月全國 PPI 的降幅也縮小了。
《彭博》則指出,中國經濟一直在對抗通縮,部分原因是房地產產業的景氣持續低迷、消費者信心低落、出口疲弱。
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擔憂,因為物價下跌會導致企業營收減少,影響勞工薪資。通貨緊縮也會增加債務負擔,導致消費者延後消費。
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中國政府必須大膽採取行動,打破通縮周期,否則中國會陷入惡性循環。楊宇霆說:「中國的通縮壓力依然很大,我們看到企業正在調降售價。」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Michelle Lam)說:「這些數據無法真正緩解中國的通貨緊縮擔憂」。 她指出,房價也在跌,這可能會抑制家庭支出,並帶來物價壓力。
「有鑒於此,央行最快下周調降政策利率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儘管此舉可能不會大幅提振需求,但這麼做能減輕債務融資壓力。」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