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效應指的是股票市場中每年 1 月的投資報酬率高於其他月份的異常現象,且 1 月的上漲機率大於下跌機率。經過統計發現台灣股票市場在近十年來元月效應並不明顯。
以下利用量化工具計算單月漲跌幅,並把資料匯出整理。
■ 延伸閱讀推薦:量化交易是什麼? 如何自學? 不用寫程式也能做量化?
使用加權指數為例,統計 2014 至 2023 年的單月漲跌幅,單月漲跌幅以 [(當月收盤價 - 當月開盤價)/ 當月開盤價]*100 為計算基礎,發現近十年的元月上漲機率達 60%,上漲機率大於下跌機率,看似好像有元月效應,不過觀察到近十年 1 月的平均報酬率僅有 0.87%,投資報酬率並沒有特別高於其他月份的表現,元月效應的效果其實不顯著。
繼續往後面的月份觀察,結果發現其實近十年當中,1~12 月除了 9 月之外都是漲多於跌,平均的上漲機率在 63%,且平均單月漲跌幅為 0.68%。
■ 延伸閱讀推薦:
歷史資料的驗證方法! 2024 年元月效應!? 歷年同月報酬率算給你看!
元月效應與同月份效應的性質相似,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歷史資料觀察相同月份的上漲下跌機率,但其實不同商品會有各自的頻率與季節性。觀察同月份效應有助於投資人掌握商品的特性,對於一檔股票漲跌慣性會有更強的信心水準,投資策略就可以選在股價落底時進場,買在相對安全的位階。
■ 本文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