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三度連任 國會席次不如預期成隱憂

印度總理莫迪周二 (4 日) 晚間宣布,由執政黨印度人民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大選中獲勝,使莫迪成為連任三屆總理的政壇第二人,但這也是印度人民黨自 2014 年執政以來,首次未憑一己之力拿下多數席次,意味著莫迪組閣必須仰賴友黨,標誌著過去十年由印度人民黨主導的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轉變。

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由印度人民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人民院 (印度議會下議院) 拿下勝利。根據周三 (5 日) 凌晨公布的大選結果,在人民院共計 543 個席次中,印度人民黨共拿下 240 個席次,印度人民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則拿下 295 個席次。

印度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邦院 (上議院) 和人民院 (下議院)。人民院每隔 5 年舉行一次選舉,在人民院選舉中拿下多數席次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則有權組建內閣。

印度《經濟時報》日前指出,雖然半島電視台等媒體認為莫迪仍有很大機會拿下本次大選,但這場對莫迪本人進行公投的大型選舉,對他來說仍是一次失利,這標誌著印度人民黨在過去十年中主導的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轉變。

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周二公布的數據,相較於 2019 年,印度人民黨這次拿下的席位大減 63 席,在野黨國大黨則比 2019 年多拿了 47 席。莫迪選前曾多次表示,印度人民黨將在本次選舉中拿下 370 個席次,全國民主聯盟將拿下超過 400 個席次,兩項目標雙雙落空。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拉賈斯坦邦、卡納塔克邦等過去強勢選區的失利,是該黨本次選情不佳的關鍵原因。

雖然本次大選結果不盡如人意,但莫迪依然締造了歷史,他將成為繼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鲁 (Jawaharlal Nehru) 之後,首位連任三屆總理的政治人物。

《經濟時報》此前指出,若執政黨能夠大獲全勝,莫迪或將推出更為大膽的經濟改革,包含因遭遇強烈抵制而停擺的土地徵收法改革,這項改革有望幫助印度成為製造業中心,因為順利且快速的徵地是建設工廠的關鍵。

印度《金融快報》稱,印度企業界人士希望莫迪能在新的任期通過「印度製造」等政策,以提高本土的製造業能力,並透過減少官僚主義束縛、優化營商環境來吸引外資,同時希望莫迪政府能出台帶動電動車、太陽能、綠色氫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莫迪之所以能在過去 10 年強勢推動改革,主要原因在於印度人民黨連續兩次在大選中取得過半席次,可以單獨執政,使其在通過相關改革議案時,不需要考慮太多盟友的意見。

據路透報導,與印度人民黨結盟的兩個政黨周二宣布支持莫迪繼續擔任總理,但對於一個向來不仰賴聯盟夥伴的民粹主義者來說,可為一大挫敗。美聯社也稱,聯合政府將削弱莫迪作為強人領袖的權力。

華盛頓郵報指出,莫迪 23 年的政治生涯中,他領導的政府從未在邦或全國選舉中失去多數席次,印度選民似乎意外否定了莫迪的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