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正發展成科學強權 歐美應加強與其交流合作

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近日刊文報導指出,中國已迅速成為科學研究和開發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透過對研究基礎設施、教育和技術的大量投資,該國現在可以與美國和歐洲等傳統科學強國相提並論。

報導稱,過去十年,中國的科學出版物和專利產出顯著增加,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量子計算等領域。這種成長是由政府措施和民營部門創新所推動的。

中國政府雄心勃勃的政策和資助計畫創造了有利於科學進步的環境。此外,中國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培養了新一代高技能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進一步增強了其科學實力。

文章指出,中國在科研領域飛速進步之際,包括基礎研究薄弱、中等大學教育水準較差在內的弱點,仍顯而易見,但中國正在努力克服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文章同時警告美歐國家,中西方科研交流合作至關重要,對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關上大門,將給西方科學帶來災難性後果。

在題為《中國已成為科學超級大國》的文章,首先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科學院及其植物生物學成就。據報導,過去幾年裏,中國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去除後可以增加小麥的長度和重量的基因、一種可以提高高粱和小米等農作物在鹹土壤中生長能力的基因,還有一種可以使玉米產量提高 10% 左右的基因……

現在,中國被廣泛認為是農作物研究領域的領導者,但植物科學研究的興起絕非個例。文章指出,兩大高質量科學指標顯示,在頂尖科研的「千里之行」中,中國科學家取得長足進步,且沒有放緩的跡象,「由美歐日主導的舊的科學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終結」。

論文數量方面,中國科學家進步飛速。科學分析公司 Clarivate 數據顯示,2003 年,美國高引用率論文數量是中國的 20 倍;到 2013 年,美國高引用率論文數量約為中國的 4 倍;2022 年起,中國高引用率論文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盟。

例如,根據全球頂級學刊《自然》所推出的「自然指數」,2014 年該指數首次推出時,中國排名第三,論文數量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2023 年,中國已經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