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現今市場對印刷品質的需求,業者對於產品檢測標準日趨嚴峻,且傳統人工檢測往往因人員作業疲勞而誤判,難以保持品質穩定,為因應此一挑戰,經濟部產發署委託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輔導湯姆森企業,透過 AI 影像辨識技術有效提升產品品質,良率由 85% 提升至 99%。
湯姆森為國內最早投入超細纖維無塵擦拭布製造的廠商,國內晶圓代工、面板等製造廠等皆為其客戶,於業界享有極佳聲譽。然而公司在產品製造中發現幾項影響產品印刷品質的關鍵問題,例如印刷過程中墨水受到高溫影響,導致產品表面色彩變異,而原料布的表面瑕疵,也會嚴重影響後續的印刷效果。
此外,由於擦拭布材質柔軟無法像紙張般平整,必須仰賴人工進行清點分裝才能出貨,不僅耗時耗力,且隨著訂單增加及產業缺工,出貨效率也成為一大瓶頸。因此湯姆森公司積極導入各項改善措施以克服上述挑戰。
首先,湯姆森藉由「印刷色彩管理技術」的輔助,找出印刷前後墨水色彩變化關係,有效預測墨水在印刷過程中因高溫導致的變色,並進行補償修正,解決產品表面印製色彩的變異問題。並將「智慧化視覺檢測瑕疵技術」應用於原料布的品質檢測上,通過蒐集表面瑕疵的數據資料庫,建置人工智慧訓練模組,以偵測器取代人工目視進行品質管控,讓產品良率由 85% 提升至 99%。
在清點產品包裝出貨上,同樣導入「AI 影像辨識技術」,透過演算法搭配相機鏡頭進行堆疊數量計算,原以人工作業每疊 100 片布料需花費 5 分鐘,現在只需人員進行少量增補作業即可快速精確包裝出貨,作業時間縮短至僅需 1 分鐘,人力也從 2 人減少至 1 人。
湯姆森公司將傳統製程導入智慧元素,不僅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也突破了軟性印刷材料作業流程上的限制,成為傳統產業升級至智慧製造的典範。這些成功應用不僅用於印刷產業,也可擴散至其他製造業,為臺灣整體產業鏈帶來更深層次的升級效益,促使更多企業能從傳統「製」造邁向智慧「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