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5天反攻逾2200點,逃命波或還需第二隻腳?

台股5天反攻逾2200點,逃命波或還需第二隻腳?(圖:shutterstock)
台股5天反攻逾2200點,逃命波或還需第二隻腳?(圖:shutterstock)

台灣股市這一次面臨日圓套利交易解除問題的下跌影響,雖然前一周市場恐慌大跌反映資金潰散的壓力,然而經過融資餘額短短兩天在上市公司減少了 346 億元新台幣後,台股指數五天時間快速反彈超過 2200 點,且挾台積電 (2330-TW) 七月合併營收 2569 億元月成長 23.61% 的威力,台股加權指數領先日本日經、韓國、費城半導體等國際重大指數,提前站過 10 日均線逐步要往上檔月均線作挑戰。

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認為,台股這次的反攻氣勢可佳,但若以反彈成交量無法明顯常態維持放大而言,台積電七月營收的利多若本周尚無法在反彈波段高點之際達到有效攻擊量,台積電將在 8/2 日缺口上緣與月均線遭到阻力,如若台積電遭到阻力現象明確的時候,投資人要特別注意本周接續而來的美國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本月的 CPI 數值將會是 9 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是否降息的領先指標,我認為如果美國 CPI 數據能夠呈現支持美國降息的利多的話,投資人反而本周先上揚的台股指數就要注意反攻到前波技術面的壓力點,進行持股減碼賣出的調整。

本周甫開盤強勢權值股以廣達 (2382-TW)、欣興(3037-TW)、緯創(3231-TW)、鴻海(2317-TW) 七月營收的增長帶領落後補漲股上來,兼且海運股也與過去我們推估今年只要紅海戰事未落幕,海運股的營收仍將因運價處於相對高檔而延續,萬海 (2615-TW)、陽明(2609-TW) 分別 7 月營收成長 21.09%、22.9%,今天漲幅持續領先大盤,要注意第二季財報利多帶動海運股挑戰前波所有股價的壓力缺口

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指出近期市場在歷經台股 244416 點下跌到 19662 點的快速過程後,目前反彈起來市場對於這波是逃命波還是為來仍有多方第二隻腳的看法,眾說紛紜,主因台股確實多數權值股處於季線之下的弱勢架構,而代表台灣 50 家權值股的元大台灣 50ETF 也尚未站穩到季均線之上,市場會對反彈波憂慮為逃命波並不難理解,我認為關鍵在於國際股市除了這次日圓套利交易的解除因引發問題,更關鍵的在於本來期待美國降息為股市利多的部分,目前已經在生產者物價指數 (PMI) 連續兩個月在 50 以下的榮估值、以及失業率前月比預期增加過快,本來多方認為美國經濟仍堅強的支持者,目前也心態上轉為保守

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認為,投資人有幾點狀況一定要釐清,才能看出未來股市的方向與全貌:

1. 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雖然以 50 為榮枯線,但這個數值並不是用來判斷 GDP 成長與衰退的界線,正確的數值是 42.5。今年 7 月 ISM 製造業指數雖然只有 46.8,但年化 GDP 其實還成長 1.2%。以下半年步入產業傳統旺季的格局來看,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具有一定的回升空間。

2. 美國 7 月底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至 187.7 萬人、創下 2021/11 以來新高,但這其實只是短期現象,人數飆升的原因主要有 2 點。首先是 7 月初德州受到颶風影響,導致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在短期內快速拉升。

3. 第二點是近期美國汽車工廠重組的時間比以往更長,讓密西根州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遽增。這 2 個問題其實都只是屬於暫時性的因素,不會延續 1~2 年、成為讓經濟步入衰退的原因,因此單從近期就業數據就判斷美國經濟步入衰退,這種想法其實有點過於偏頗,本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開始回落也可作為佐證。

總結,短期市場對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過度反應,以及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遽增是受到 2 個暫時性因素的影響,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認為,目前正在進行反彈波的台股,只要尚未出現美國年化 GDP 掉落為負成長,或是 PMI 指數創下一年的新低,包含失業率若非常態性的持續上升,則台股與美股多方先界定反彈的壓力後,再保守一點思考外資本月期貨結算後是否還會有第二隻腳即可,若美國總體經濟數據有進一步支持台股與美國科技股會有逃命波現象的話,未來仍將在分析媒體幫投資人追蹤。

採訪來源: 大華國際投顧 張志誠分析師

2024.08.09【股市帝國】當市場還在等第二隻腳的時候,我已領先獲利了超過三檔股票 - 張志誠分析師 #台股解盤 #台積電 #和大 #盟立 #雲豹 #訊舟 #大亞 #大華國際投顧

LINE 官方帳號連結: https://lin.ee/tb8uXlN

ID:@morehappy1688

YT 頻道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morehappy1688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