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提五大建議 期許資產管理成台灣護國群山

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目標,國泰金 (2882-TW) 總經理李長庚 10 日於高峰論壇上提出五大建議,力促法規進一步鬆綁,他直言,台灣信託法是一大障礙,讓很多有錢人不能愛台灣,只有進入戶口名簿的名字才能是受益人,導致家族傳承資金都跑去海外做財管,不過,李長庚認為,這次政府跨部會動起來,「嗅到不太一樣的感覺」,金融業界都充滿期待,期許資產管理成為台灣護國群山之一。

李長庚指出,香港、新加坡目前資產管理市場很大,關鍵在於是管別人的錢、管第三方的錢,韓國雖然不是一個資產管理中心,但他們管好自己的錢,只有台灣的 AUM 外流資金大約是留在本土的 3 倍,我們自己本身沒有一個好的資產管理模式,使得我們的錢外流到新加坡、香港或東京,如果現在能趁這個機會,來建設台灣資產管理中心,我們就有機會把自己的錢管好,壯大規模之後就可管第三方的錢。

觀察各國金融監理面向,早期日本、韓國的法制跟台灣一樣,都比較正面表面的規範,不過,日本近年開始改革,他們的金融服務提供法規範可銷售商品都是採負面表面,韓國法規整合後,改用概括式表面可銷售的金融商品,如此一來,就能讓整個金融商品有更大的彈性。

李長庚直言,台灣在這方面比較辛苦一點,因為我們本身有很強的製造業,在稅制的考量上不能只考慮金融服務業,所以無法適用香港稅制來思考,但在此之外,可審酌有沒有彈性的空間、戰略性的稅制可以來支持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

李長庚提出五點建議,首先,台灣很多人擔心退休準備不足,許多調查顯示,勞退自提自選方案獲得許多民眾支持採雙軌制,也就是說,一面保有現行政府的保證收益機制,另外開放自提自選,讓有意投資者自負盈虧。從近 10 年報酬來看,新制勞退基金年化報酬率為 4.76%,但大盤上漲超過 11%,李長庚打趣地說「這樣勞工是否能申請國賠」,但事實就是,光是投資指數就比政府基金操盤績效還高出一倍以上,未來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成立、壯大,這一塊是否也能稍微鬆綁讓平台來管理。

其次是借鏡日本的 NISA(少額投資非課稅制度),這對退休族及年輕人是很大的助益,李長庚認為,台灣也應實施 TISA,對於稅制影響真的很小,按照投信顧公會提出的版本,希望提供每人每年 2.4 萬元的投資列舉扣除額,5 年才能享受列舉扣除好處,直言有點嚴苛,不過,若能推行 TISA,相信對於資本市場發展、證交稅收入不會差太多,希望主管機關能夠思考怎麼樣幫助年輕人及早開始投資理財,並為退休生活做準備,同時也可減緩未來高齡化社會的負擔。

事實上,2017 年時,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有在爭取  TISA,直到現在還在爭取,李長庚說,國父孫中山武昌起義歷經十次才成功,大家不用拋頭顱、灑熱血,只要持續努力爭取 TISA 落地就可以了。

第三,有沒有可能透過證券化機制,上架更多金融商品,讓資金有去處,像是近期很夯的債券 ETF,以往都是保險公司在投海外債券,券商一張單子就能下單,後來透過投信包裝,普及到一般民眾也能購買債券,業者也可賺到包裝、管理、行銷的錢。

此外,Reits 開放投信發行的修法正在立法院等候三讀通過,事實上,台灣早在 2003 年通過 Reits 條例,國泰就是最早推出產品的業者之一,但施行迄今,在 Reits 市場上,台灣不論檔數與金額皆遠遠小於其他晚進的國家,像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應思考落後的緣由。

第四,利用壽險資金做大投信當平台,吸引人才及第三方資金。李長庚表示,壽險和投信整合就能擴大效益,國泰人壽即是如此,已把部分資產、投資團隊轉到投信,希望把投信平台做大。

不過,李長庚直言,有許多限制應該拿掉,舉例來說,投信業者買任何單一公司的投資上限不得超過 10%,假設有 10 家保險公司委託國泰管理,10 家加起來是 10%,也就是說每家只能投 1%,但自己投就可以到達 10%,雖然涉及經營權等問題,但相較國外,目前只有中國有類似的規範,其他國家幾乎沒有這種不合理限制,這樣會讓資產管理長不大,希望主管機關有其他的思維,更多的法規調適。

最後,資產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除了培育更多本土專業人才外,同時也要吸引更多國外專業人才,請政治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與中山大學國際金融研究學院對接主管機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規劃,開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專業學程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