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大腸桿菌危機暴露出蔬菜比牛肉更難避免污染

麥當勞大腸桿菌危機暴露出蔬菜比牛肉更難避免污染。(圖:REUTERS/TPG)
麥當勞大腸桿菌危機暴露出蔬菜比牛肉更難避免污染。(圖:REUTERS/TPG)

在生鮮洋蔥被認定為麥當勞 (MCD-US) 大腸桿菌爆發的可能來源後,美國主要速食連鎖店採取行動,暫時將其從菜單上剔除。這暴露出餐館反復出現的噩夢:對餐廳業者而言,要讓農產品比牛肉更不受污染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美國農業部 (USDA) 周三 (23 日) 表示,洋蔥可能是中西部和一些西部各州麥當勞大腸桿菌疫情的罪魁禍首。該疫情已造成 49 人患病、1 人死亡。該公司全美 14000 家餐廳中,有五分之一將 Quarter Pounder 從菜單上撤下。

過去幾年,漢堡肉在食源性疾病律師的案卷中占有主導地位,隨後美國聯邦衛生監管機構嚴厲打擊了牛肉污染問題;之前與 Jack in the Box 漢堡相關的大腸桿菌爆發導致各州有  170 多人住院,並造成 4 人死亡。專家表示,因此,與牛肉相關的疫情爆發如今已變得更加罕見。

專家表示,最大的區別是牛肉是煮熟的,而新鮮農產品,根據定義,是未煮熟的。羅格斯大學食品科學與安全專家沙夫納說,正確的烹飪是防止污染的「靈丹妙藥」。

專家表示,大規模工業產品的清洗、消毒和測試程度與牛肉類似,但測試無法發現夠低的污染程度。

農作物通常在戶外種植,野生動物或附近農業動物的糞便可能會滲入灌溉水或洪水。大腸桿菌是動物腸道中的正常病原體。食品安全專家薩瑪德普爾 (Mansour Samadpour) 表示,牛比其他動物更容易含有這種物質,但在鵝、野豬、鹿等動物中也檢測到了這種物質。

沙夫納說,使用未經處理的糞便或受污染的灌溉水,或以受污染的方式保存或切片洋蔥,都可能導致污染。

類似對牛肉的嚴格測試也適用於農產品,速食連鎖店和其他買家經常要求這樣做。但測試並不能偵測出一切。薩瑪德普爾說,產品越乾淨,就越難被偵測到。

麥當勞發言人表示,其供應商經常對產品進行測試,並在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針對疫情爆發給出的日期範圍內進行測試,但沒有一家供應商發現了這種大腸桿菌菌株。

2022 年,CDC 懷疑生菜是導致數十人患病的大腸桿菌爆發根源,有好幾州的溫蒂漢堡 (Wendy"s) 下架了生菜。2006 年,百勝餐飲集團旗下塔可鐘 (Taco Bell) 的生菜被確定為大腸桿菌爆發的可能來源,導致 71 人患病。

污染甚至可能超出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病原體的範圍。麥當勞先前曾在 2018 年處理過一次與麥當勞沙拉有關的寄生蟲疫情,導致近 400 人患病。

2011 年通過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要求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制訂水果和蔬菜的安全生產和收穫標準。沙夫納表示,FDA 針對農產品推出了以前不受太多監管的法規。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