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丁學文
國際資本流動已陷分歧
從美中對峙、烏俄戰爭到以巴衝突,感覺始終與我們距離遙遠;全球各地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端出來的產業補貼、一位接著一位出現的民粹主義領導人,好像也沒有打亂這個世界的如常運作,但實際上,表面的海浪平靜掩蓋不了海平面下的暗潮洶湧,尤其是金融系統的分流、割裂和碎片化。因此,我們看見 8 月中旬舉行的美中金融工作小組第五次會議,雙方決定互換「金融穩定聯絡人名單」,可見暗潮洶湧的金融壓力已經蠢蠢欲動,連 Bloomberg 都報導這是美中難得有共識的一個罕見例子。
全球化撕裂 新興國家崛起
我感覺,一些我們看不見、卻已醞釀變化的力量,確實正在集結成形,所謂的減少對美元體系、西方資本、全球機構和支付系統的依賴,已經是現在這個去全球化世界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實。大家會說,中國的快速崛起是主要原因,但其實許多新興勢力,包括印度、印尼以及一部分的南方國家也在設法脫離。1990 年代初,今天的十大新興市場經濟體產出只占全球的 12%,但現在已經來到了三分之一,這種變化的後果當然巨大。2023 年 10 月,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同比增長 0.8%,已經比早先預測的 1.7% 顯著下調。2023 年 7 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2023 年世界投資報告》更是顯示,2022 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大幅度下降 12%。不管你從哪個角度去看,曾經長期由美國主導的單一體系已經被迫碎片化,你甚至可以想像,新興勢力中的某些國家為了掙脫美元體系的束縛,會怎麼端出屬於自己的金融系統?
改弦易轍當然不容易,重新適應總有一個過程,但過去 10 年的全球政經變化,似乎不再只奉美元為圭臬,不再被動接受美國的危機輸出已經成為新興大國的一個共識。金融體系大轉變會不會有風險挑戰?當然有。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會讓金融體系承壓巨大。因為去全球化,各國會從追求以低成本為標誌的效率轉向追求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國家目標。各個國家、投資人和企業各自回歸自己的金融體系,只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不穩定、更容易發生衝突。而金融制裁、保護主義和資本分流又會倒過來進逼這個世界更加的碎片化。
保護主義起 資本開始分流
這種碎片化的長期影響將讓金融穩定頻冒冷汗。曾經的全球化資本流動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來源。但今天,這個因為地緣政治緊張所造就的流動逆轉,非常可能導致不曾發生的問題不知不覺被觸發。沒錯,說它隨時會爆破有點危言聳聽,但它確實會出現裂縫,數據顯示跨國資本流動正在急劇下降,而既有的資本流動也越來越以地緣政治作為導向。
放眼所及,即使是最支持自由貿易的歐盟,也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更不要說美國近年來高舉的補貼和制裁大旗,自由貿易確實已經質變,隨著貿易規則的磨損,障礙肯定只會越來越多。從金融的角度來看,隨著投資人重新對資產定價並在去全球化的世界中重新配置資本,也會讓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一次比一次加劇。
我的看法,既有規範崩潰對經濟的影響將來得既快又殘酷。隨著各國紛紛仿效中國和美國對綠色產業展開補貼,補貼大戰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理所當然。儘管美元仍占據主導地位,但全球資本的分流只會加大。更糟糕的是,那些曾經維繫舊體系運作的機構要嘛不復存在,要嘛早就喪失信譽。世界貿易組織明年將迎來 30 週年,由於美國的刻意忽視,這個機構已經很難有所作為。國際貨幣基金(IMF)夾在綠色議程和確保金融穩定之間進退維谷。連聯合國安理會還能否順利運作也令人質疑。
全球化不再 金融系統承壓
不能否認,全球化成功一度讓中國融入全球經濟,數億人擺脫貧窮。但今天,所有的這些美好也都消失了,全球政治人物會更執著於區域分化以及架構各自的小院高牆,他們認為這是確保在「未來產業」中分得一杯羹的重要手段。更不用說,非常可能在 11 月重返白宮的川普,早就公開揚言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 60% 的關稅,世貿組織更是他口中視如敝屣的全球貿易機構。
總而言之,金融穩定會不會遭逢重擊確實讓我擔憂,事實上,人心焦慮以及市場不穩最容易衝擊的就是金融系統,這從 8 月初和 9 月初的兩起全球股災可以一覽無遺,大家永遠不要忘記當代金融危機大師 Hyman Philip Minsky 的「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金融不穩定假說):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容易催生資產價格的投機與膨脹,但繁榮過後,任何風吹草動又有可能讓泡沫一夕破裂,這就是著名的「Minsky Moment」(明斯基時刻)。
今天,如果將第三世界的不滿與地緣政治的緊張結合起來,貿易崩解促成的金融分流真的很像一顆毒瘤侵蝕著既有運作,原因無他,金融體系不是一個抽象概念,它更像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實體所在,它藉由精密運作,巧妙控制著國家、企業和個人從獲取資本到如何促進繁榮的金流運作,一旦貿易堵塞或傳導分岔,將像人們的血液循環不良一樣,會讓人體渾身痠痛不舒服。過往,金融系統成功促進全球貿易的運行無阻,今天,貿易崩解逼得金融系統重新尋覓平衡點,但誰也不敢預測金融系統「再平衡」會有多痛。(本文作者現為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暨泰國石油電動車子公司 CEO(Aionex Co.)、美國康乃爾大學財務金融碩士,長年關注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來源:《台灣銀行家》17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