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今 (6) 日發表對 2025 年投資展望的看法,市場基本保持著樂觀的心情,「世上只有 AI 好」的風潮將會延續到明年,電子產品需求仍旺盛,儘管短線股價波動較大,但長期的成長趨勢就是對短期波動最好的保護與支撐,並點出自動駕駛、機器人二大應用將成為剛需,長線來說,相關投資絕對不能放棄。
迎接 AI 伺服器換機潮 貫穿明年投資主軸
徐翊達指出,從去年到今年,各家大廠法說會給大家共同的感覺就是「世上只有 AI 好」,明年度的獲利預期仍是 AI,其他的消費性電子都不大行,並打趣地表示,國外基金如果沒有買 NVIDIA、台股基金如果沒有買台積電,「這兩年你的基金算是白買了」,因此,預期這股投資趨勢會延續到明年度,架構非常清楚。
徐翊達表示,與大多數機構一樣,認為農曆年前、甚至明年上半年,股市都是相對安全的環境,原因就是明年進入到 AI 伺服器的換機潮,新的晶片 Blackwell 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大規模的換機肯定落在明年首季,企業若用舊機怎麼跑得動大模型,怎麼競爭得過人家,因此,市場需求完全沒有問題,訂單能見度非常高,在現在指數點位相對高、川普各種政策可能出現變化的情況下,投資人真正能夠把握的,就是確定的獲利成長性的來源,也就是 AI 相關的概念股。
徐翊達直言,其他消費類股或是營建、航運等傳產股,受到政策影響實在太深了,因此,以 AI 為主軸相對應的類股、族群,仍是明年最主要的成長動力來源,也只有他們有比較大、繼續上修的潛力,將是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出的最大受惠者。大家會不斷嘗試利用 AI 來提高生產力、生活便利的程度,「AI 相關的應用只會遲到、不會不到」,他對下游的軟體、甚至於消費性的 AI,也抱有較高的信心。
長期來說,AI 應用這個話題不會真正的死掉,徐翊達點出目前最喜歡的應用就是自動駕駛,除了能夠真正解決生活上的痛點外,未來一、兩年效應將會慢慢浮現,像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他不認為這是想要搶全世界計程車司機的飯碗,而是要展示科技演進、自駕技術有多棒,若能夠賣軟體給車廠,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商機了。
事實上,車廠也有同樣的需求,近幾年大家都被中國的電動車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你要投資人繼續擁抱電動車的趨勢,只有降價這個方法,因此,中國車廠就是瞄準這樣的方向,幾乎所有的歐美車廠都不可能降價,也敵不過中國那樣的製造成本,唯一的解方就是加量不加價,把自駕的功能給放上去,一台一百多萬的車就賣得動了,他認為,這對於歐美車廠才是一個新的方向。
商品通縮、服務通脹 機器人將成剛需
另一個長線的趨勢就是機器人,也是各界都看好的題材,多數國家面臨老齡化、少子化問題,無論是做硬體、銷售,都要思考到,未來將是商品通縮、服務通脹的時代,因為商品越做越多、越做越快、越做越好,但買的人越來越少,20 年後享有真人服務將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便利商店可能全都改成機器人,沒有人要做服務業,這是人力的長期結構性問題。
徐翊達表示,長期而言,機器人絕對是剛需,人手不夠只好靠機器來代勞,未來科技發展周期肯定波動很大,但這些剛需情況底下的相關投資是絕對不能放棄的,儘管大家認為護國神山對台股而言有持股過於集中風險,但長線布局來看,我們還是喜歡擁抱這些獲利成長、確定性最高的趨勢產業。並利用這些產業的獲利來度過接下來這一、兩年川普執政初期所帶來的各種政治與經濟上的風險。
債券首選投等債 股票挑市值型 ETF 核心配置
至於投資人該如何配置,徐翊達認為,明年上半年是債優於股,但到明年下半年又會重回股優於債的配置。
債券首選投資等級債,儘管價差波動空間較小,但債息可期,是投資人度過市場波動的首選;股票方面,徐翊達仍傾向以市值型 ETF 作為核心配置,可考慮台、美市場,輔以 AI 為首的商品作為衛星配置,如半導體、AI、未來車等相關題材。投資人可創造專屬於自己的獨特組合,長期追隨市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