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霸主輝達面臨新的威脅,北京當局週一 (9 日) 對輝達以 70 億美元收購網路科技公司 Mellanox 的交易啟動反壟斷調查,科技編輯 Daniel Howley 撰文指出,輝達儼然是美中科技戰最新的棋子。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 (Nvidia) 展開反壟斷調查,輝達 10 日回應,「輝達憑藉實力取勝,這反映在我們的基準測試結果和對客戶的價值上,客戶可以選擇任何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
中國指控輝達違反限制性條件,未能遵守「交易雙方和集中後實體應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市場繼續供應輝達 GPU 加速器。」陸媒預計,中國政府最終對輝達罰款最低為 1 億美元,最高可能達 78 億美元。
在北京當局發動調查之前,美國採取一系列行動,試圖限制中國取得美國設計和製造的人工智慧晶片的能力,因為擔心這些晶片最終可能落入中國軍方手中。其中一部分包括切斷中國購入輝達最先進、最強大的晶片,包括其備受垂涎的 Hopper 系列人工智慧加速器。
中國政府會如何執行調查,以及輝達在中國將面臨哪些法律後果,如果有的話。
然而,作為美國目前的 AI 晶片巨頭,輝達已迅速成為兩國針鋒相對的經濟邊緣政策遊戲中最新、最有價值的棋子,這可能導致兩個完全獨立的晶片行業的發展。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發布技術創新中心治理研究客座研究員 Bill Baer 稱:「中國可能會利用其反壟斷權力來推動非反壟斷成果,這可能非常令人擔憂。」
中國盤算?
美國於 2022 年首次禁止向中國出售輝達 AI 晶片,並告訴該公司不能再運送其 A100 和 H100 處理器,以防止它們落入中國軍方之手。作為回應,輝達為中國市場開發了兩款功能較弱的晶片:A800 和 H800,但美國也阻止了這些處理器的銷售。
中國正在反擊,儘管該國可能存在一些真正的反壟斷擔憂,但專家表示這種可能性不大。
波士頓學院法學院副教授 David Oddsson 稱:「有時中國會以中立的方式適用其反壟斷法,但當其戰略利益受到威脅時,法律可以成為國家的工具。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就是其針對輝達實施強制措施的原因。」
儘管輝達被禁止向中國銷售其最強大、最有利可圖的產品,但該公司仍然透過銷售允許在中國銷售的不太先進的晶片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輝達第三季報告的 351 億美元營收,有 54 億美元來自中國,高於去年第三季的 40 億美元,但由於輝達無法在中國銷售其最昂貴的硬件,因此中國營收佔輝達總收入所佔比例仍然較小。
第三季,中國銷售額占公司總營收的 15.4%,低於去年同期的 22.2%。第二季,中國市場佔輝達總營收 12.2%,低於去年的 20.2%。這種趨勢肯定會持續下去。但標普全球評級技術總監 Andrew Chang 表示,輝達能承受中國營收節節下滑。
Chang 表示:「對輝達來說,這是一個負面影響,但負面影響不大,這並不是說 (輝達不想) 在中國競爭,但失去中國並不像聽起來那麼具有破壞性。」
晶片產業兩極化
美國禁止將輝達晶片運往中國,意味中企被迫開發自家的 AI 晶片,再加上對華為出售美國半導體技術的先前限制,而兩個相互競爭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就開始了:一個基於美國及其盟友,另一個基於中國及其盟友。
上週,涵蓋電信、汽車、半導體和數位經濟等領域的四個中國行業組織建議中國企業避免使用美國晶片,稱這些晶片對於中國國內使用不再安全,但沒有提供具體原因。
然而,將晶片產業分裂為兩個相互競爭的王國,將不可避免地損害蘋果等在美國和中國銷售產品的大公司,因為為本已龐大的供應鏈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
哥倫比亞商學院副教授 Lori Yue 解釋道:「這對跨國公司的營運帶來巨大挑戰,對商界來說不太好。」
儘管晶片分離產業還遠未不可避免,但美國和中國無疑正在朝這個方向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