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暨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 (Thomas L. Friedman) 最新表示,美國準總統川普現在面對的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強國」,中國在明年將面對的川普也有很大不同。
日前結束中國行的佛里曼周三 (17 日) 撰文敘述有關此行見聞,認為美國應藉關稅施壓發展和壯大本土製造業,中國則應在醫療、文化娛樂等服務業適當鬆綁,增加這些領域的居民消費。
佛里曼寫道,「當我們酣睡時,中國在高科技製造領域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飛越」,並指中國網民為川普取了個綽號「川建國」,因為他在首個總統任期加徵關稅,促使中國加倍努力,在電動車、機器人和稀有材料領域爭奪全球主導地位,同時盡可能擺脫對美國市場和技術的依賴。
在中國生活 30 年的商業顧問 Jim McGregor 說:「川普讓中國意識到需要全體動員,提升自主創新、科研和先進位造技能水準。」
佛里曼表示,川普所面對的中國,如今已是一個更加強大的出口引擎。過去 8 年,即便中國內需仍然低迷,但中國的先進製造能力在規模、複雜性和量級上都取得爆炸式成長。
他指出,中國的出口機器強大到只有非常高的關稅才能讓它減速,中國對這些高關稅的反制舉措則可能會切斷美國工業對某些關鍵供應的依賴,且這些供應幾乎在其他地方都無法獲得。這種供應鏈戰爭不是任何人想看到的局面。
佛里曼認為,達成協議對中美來說會更有利,該協議可逐步提高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同時讓雙方去做早就該做的事,美國可利用高關稅爭取時間,扶持更多像馬斯克這樣的企業家,發展更多的本土製造業,以便向世界出口更多、進口更少。中國則可利用這段時間歡迎更多美國文化產品如泰勒絲,給年輕人提供更多消費國外娛樂和商品的機會,同時發展能滿足本國人民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尤其是醫療保健領域。
佛里曼還說,若美國不利用這段時間應對中國,全面推動科學、創新和工業領域的發展,將被遠遠甩在後面。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2000 年,美國加上亞洲、歐洲和拉美盟友合計占絕大部分的全球工業生產,中國僅占 6%,但到 2030 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占比料將達 45%,單槍匹馬就能跟美國及其盟友匹敵或超過它們。
他並舉幾個例子來描述中國製造業規模。在 2019 年川普首個總統任期接近尾聲時,中國銀行向國內工業的貸款金額達 830 億美元,但去年激增至 6700 億美元。2019 年,小米和華為的業務是智能手機,但如今都變成電動車公司,並利用其電池技術製造酷炫的電動車。
由於中國基本實現國家電網覆蓋,全國各地都安裝充電樁,這也是中國新車銷量逾半是電動車的原因,但蘋果談論生產電動車長達 15 年,最終卻不了了之。由於完全自駕技術只有在電動車上才能真正發揮作用,這也代表中國將掌控未來的自駕汽車市場。
佛里曼表示,美國將中國在先進製造業發展歸因於不公平貿易行為是自欺欺人。中國製造業發展壯大是因為有大量辛苦工作的人,正如他們所說的「9-9-6」工作制。此外,中國製造業很強也是因為中國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並擁有龐大理工科專業學生,不像美國有大量的體育管理、社會學和性別研究的學生。
中國在 2025 年將面對的川普,與之前打交道的川普有很大不同,但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現在不再生產那麼多中國想要購買的商品,中國則幾乎能生產任何產品且價廉質佳。
佛里曼在文末也向美中兩國提供建言,奉勸北京偏重出口的經濟嚴重失衡,難以為繼,終究會導致世界各國組成聯盟反制。中國需要更多的護理人員,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服務,而不是更多工程師來設計更多車銷往海外。中國年輕人需要更多抒發創意的管道,而不必擔心因為寫歌詞而入獄。
佛里曼則建議華府厚植先進製造的實力,這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擅長的領域,川普讓馬斯克掌管政府效率部 (DOGE) 可謂才非所用,應領導發展製造業,幫助美國人「做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