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式降息
文.洪寶山
12 月 18 日聯準會如市場預期調降 1 碼,但克利夫蘭聯準會主席 Beth Hammack 希望維持利率不變、暫停降息,投下反對票,這是自 9 月降息 2 碼後的第二次聯準會決議未獲得全員支持,在宣布降息的前一天,聯準會傳聲筒 Nick Timiraos 發文表示:「本周降息可能結束第一階段降息週期,因為一些官員希望看到更具體的證據說明通膨正在改善或就業市場惡化,然後才繼續降息。」
綁好安全帶因應川普交易 3.0 版
吻合 Hammack 的聲明內容,摘要重點如下:「基於就業市場的健康狀況,將通膨及時回復到 2% 仍是重要的目標,通膨仍處在高位,並且近期將在通膨率恢復到 2% 的過程進展並不均衡,有鑑於我對貨幣政策目前接近中性立場的判斷,我認為貨幣政策需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適度限制性。基於近期經濟數據強勁表現、寬鬆的金融狀況,以及我對未來一年通膨率將在健康就業市場下高於 2% 的預測,加上前景風險平衡似乎偏向通膨率上升,我認為在 2024 年 12 月的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 4.5~4.75% 是最佳選擇。」
Hammack 提到,如果通膨在 2% 以上停滯過久,可能會使通膨預期失控,從而增加將通膨恢復到目標水準的難度。這點似乎指向川普就任後馬上就要實施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可能使通膨保持堅挺,並推遲聯準會進一步降息時間。
FOMC 點陣圖從 9 月顯示 2025 年降息 4 碼轉變為 2 碼,超過市場預期 4 碼降為 3 碼,12 月 18 日美元指數最高來到 108.28 點,道瓊指數下跌 1123 點,川普交易 1.0 版 (石油股與金融股) 及 2.0 版 (美元與比特幣) 的紅利近尾聲,1 月 21 日後進入川普交易 3.0 版,綁好安全帶迎接川普各類新政策出台,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局面。
Fed 對川普沒信心 準備鷹式降息
對此,大摩認為川普的新政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滯後,對聯準會降息時間和幅度也要看實際情況,正如聯準會主席鮑爾所言,目前並不清楚川普要針對哪些國家或地區的哪種商品加徵關稅,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還是殺無赦,無從研判。
因此,雖然目前聯準會點陣圖偏鷹派,但如果川普新政引發通膨壓力升溫,聯準會不僅將放慢降息節奏,甚至有可能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升息,但現在都言之過早。不過,最新的預期顯示,通膨直到 2027 年才能回落到目標值 2%,比之前預期的晚了整整一年。
舊金山聯準會主席 Mary Daly 對於明 (2025) 年兩次降息的點陣圖中值預期非常滿意,紐約聯準會主席 John Williams 預期中性利率比疫情前高出 0.25%,並表示川普新政議程的影響已經開始動搖他的經濟展望。
美聯準會利率路徑也可能蛇行
在聯準會利率政策歷史上,1994 年 11 月一口氣升息 3 碼,該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來到 6%,1995 年啟動降息,1996 年 2 月降到 5.25% 後暫停降息至 1997 年 2 月,同年 7 月 5.5% 後又暫停升息至 1998 年 9 月,之後聯準會又降息到 1999 年 1 月的 4.6%。從這段過程可以發現,聯準會的利率路徑並不一定是直上直下,也有曲折迴旋的時候,而且不是特例。
2018 年川普第一任期時啟動美中貿易戰,同樣也造成市場的過度預期,聯準會在 2018 年 9 月預期 2019 年將升息 3 碼,2020 年再升息 1 碼,但到了 2018 年 12 月下修預期為 2019 年升息 2 碼,2020 年再升息 1 碼。結果,隨著經濟活動下滑,聯準會按兵不動,並在 2019 年 7 月轉為降息,再到 2020 年 COVID-19 疫情爆發,祭出史無前例的零利率。
高盛假設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在 2025 年第四季達到最高峰,移民限制政策使得 2025 年移民人數降至 100 萬人,2026 年再降到 50 萬人,在上述條件成立,高盛預期美國 2025 年 GDP 將下滑到 2% 以下,川普新政的影響性將在 2026 年出現,讓 GDP 成長進一步減緩,同時,核心 PCE 通膨率保持在 2.5%(11 月核心 PCE 年率 2.8%),失業率跟現在差不多 4.2%。
高盛暗示美經濟 2026 年有風險
基於上述情境,高盛預期聯準會在 2025 年降息 2 碼到 4% 至 4.25%,吻合 12 月點陣圖顯示的降息路徑,然後 2026 年繼續降息,預測 2026 年底達到 2.6%,意味著 2026 年可能降息 6 碼,一年八次例會降 6 碼,高盛似乎暗示美國經濟在 2026 年會有風險。
花旗認為降息暫停或是結束時,美債利率通常上升,同時,如果降息只是暫停,則美元橫盤,如果是最後一次降息,美元會上升,降息暫停後,無論是否繼續寬鬆,金價通常會上漲。至於美股上漲的持續性,取決於經濟疲軟是否導致聯準會重啟寬鬆。
來源:《理財周刊》127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