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封關倒數兩天!2025年貝萊德、高盛、瑞銀怎麼看?

進入歲末年終,各大投資機構展望 2025 年,貝萊德 (BLK-US) 預估美股將繼續領跑全球,AI 快速發展將推動企業獲利走增,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川普減稅與鬆綁監管政策可能進一步支撐市場,高盛集團 (GS-US) 則預估標普 500 指數將漲破 6500 點,包括股息在內的總報酬率可達,瑞銀 (UBS-US) 則在投資策略中建議「增持」英國股市,對美股未大幅「增持」則因為美股估值處於歷史高點。

貝萊德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估值有強勁獲利支撐,其他產業的估值則相對較低,該資產管理巨擘還建議「減持」長期美債,但青睞其他發達市場的政府債券,並傾向於投資公司債券,因企業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公司債券能夠提供更高品質的收益。

歐洲與日本股市方面,貝萊德建議增持日股,因日本經濟前景和企業改革有望推動獲利和股東回報,但日元走強可能帶來風險,另建議適度增持中國股票,而歐股則因政治不確定性和經濟成長緩慢而建議減持,英國股市則中性看待。

高盛預估,標普 500 指數將上看 6500 點的預測基於美國經濟持續擴張,2025 和 2026 年獲利有望分別成長 11% 和 7%,以及明年底預期本益比為 21.5 倍,較當前 21.7 倍略有壓縮。美股明年表現料將繼續跑贏標普 500 的其他股票,但超額收益將縮小至 7 個百分點,創七年新低,且獲利成長差距也在縮小,「七巨頭」明年獲利成長為 18%,其餘 493 檔則為 12%。

這家華爾街投行認為,中型股可能是投資機會。川普再次當選後,小企業經營環境有望改善,貿易政策風險也更有利於標普 493 指數,「七巨頭」近半銷售額來自美國以外地區,而標普其他 493 支股票的這一比例為 26%。高盛還建議關注軟體與服務、材料、公用事業類股。

歐洲股市方面,歐洲股市估值接近長期平均水準,與美國相比有較大折扣,但相對其凈資產收益率 (ROE) 而言吸引力有限,且經濟成長緩慢,STOXX Europe 600 指數報酬率明年有望為正,但較低,總回報率為 9%,低於美國和亞洲市場預期。

由於日元疲軟與國內經濟增長相結合,高盛預估到明年底東證指數目標為 3100 點,對應的 12 個月美元計價回報率為 14%。

陸股方面,高盛認為,儘管面臨美國關稅風險,但市場已有所調整,預計政策支援將推動中國股市實現中雙位數回報。投資主題包括政府消費、新技術 / 基礎設施、公司治理改革和人民幣貶值受益者。

瑞銀之所以建議增持英國股市,主要有五個原因,首先,英國股市本質上是一個防禦性市場,當防禦性類股表現優異時,英國股市通常也會表現出色。其次,英國股市在產業調整後的本益比相較於其他市場顯得異常便宜。此外,英國股市約 20% 收入來自美國,因此在美元走強的情況下,英國股市能從中受益。

第四大原因則是英國國債與德國國債的利差已達到極端水準,接近英國前首相特拉斯預算危機時期的水準。債市定價存在偏差,英國股市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具有吸引力。最後,明年英國 GDP 成長有望將超過市場共識,且英國政治相對穩定,退休基金在英國股市中的權重較低,為股市資金流入提供潛力且顯示英國股市有被重新評估和資金流入的可能性。

至於美股,瑞銀整體持較為複雜的看法,雖技術上建議增持但仍存諸多考量因素,主要因為美國市場在全球成長放緩時具有一定優勢、受貿易戰受影響較小,以及美國市場存在泡沫風險,若泡沫形成,美國市場可能受益。

日股方面,瑞銀認為其不具備吸引力,主要因為日股對全球成長變化較為敏感,其營運槓桿在各地區中處於最高水準、對中國市場的曝險部位較大、日本央行潛在的升息恐致日元走強,進而影響企業獲利,以及日本成長股的估值相較於美國或歐洲同行較高。

總體來看,上述三大機構一致看多美股,就連謹慎的瑞銀也說:「我們想不起來有哪個時期,買方對美國例外論的認同達到如此極端的共識程度。」

不過,正如瑞銀所強調的,儘管美股目前估值較高,但尚未進入泡沫階段。若做多情緒進一步加劇,美股可能會進入泡沫狀態,屆時市場或將迎來更瘋狂漲勢。網路泡沫時代也證明即便估值很高,上漲仍可以持續一段時間。

此外,聯準會 (Fed) 前主席葛林斯潘在 1996 年底提出「非理性繁榮」,此後雖在 1998 年發生東南亞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美股出現短期恐慌式下跌,但 1999 年之後的漲勢更為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