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川普擴大關稅戰 法律戰可能隨之引爆

外傳當選總統川普考慮引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 (IEEPA) 成為關稅政策的法源依據,但分析指出,這可能很快就引發法律戰,意味著進口商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下一屆政府的關稅計畫可能很快就會成為訴訟的焦點,這對於試圖在未來幾個月權衡川普第二輪貿易政策影響的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川普與其團隊試圖在執政初期、就大刀闊斧地就關稅採取行動,預計法律訟訴戰爭將會急速開打。

川普週二重申加徵關稅的施政政策,包括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徵收「大量」關稅。

(圖片:鉅亨製圖)
川普為擴大關稅戰爭,可能引用的法條 (圖片:鉅亨製圖)

如果川普試圖使用 IEEPA 來宣布經濟緊急狀態,並執行該法案,那麼他可能面臨的法律挑戰可能是最嚴峻的。

專家表示,如果用於新關稅,這也是最容易受到法律挑戰的途徑,因為該法律的相關部分幾十年來尚未經過法律檢驗。

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貿易專家 William Reinsch 去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川普走 IEEPA 路線,川普幾乎肯定會被告。

美國商會 (Chamber of Commerce) 和商業圓桌會議 (Business Roundtable) 開打法律戰,但其他特定團體也可能參與其中,具體取決於新政府任何此類舉措的細節。

任何訴訟可能必須等到關稅正式提出之後,並且對於此類挑戰成功的可能性存在不同意見。任何法律鬥爭都可能是一場艱苦的鬥爭,但顯然是進口商需要權衡的另一個因素。

一個關鍵問題是,美國法官是否會在案件審理期間凍結任何關稅的實施?

Veda Partners 經濟政策總監 Henrietta Treyz 週一指出,川普利用該權力徵收新關稅,可能上任半天內就實施了,華爾街應該要為此作好準備。

在競選期間,川普經常承諾徵收歷史性的高關稅,包括對全球徵收 20% 的普遍關稅,對中國徵收 60% 或更高的關稅。

最近幾週,他經常重申關稅威脅,甚至本週暗示丹麥可能成為關稅目標,因為它目前管轄格陵蘭島,而川普想收購格陵蘭島。

1930 年《關稅法》第 338 條也可能是川普打關稅戰的法律依據,該條款允許總統對任何歧視美國商品的國家徵收高達 50% 的關稅。

歧視性行動可能包括外國關稅、進口限制或對美國產品不利的監管障礙。如果目標國家繼續使美國出口處於不利地位,美國總統有權全面阻止與該國的貿易,作為報復措施,或可能將第 338 條升級,適用於其他受益於對美國商品的歧視的國家。

1962 年《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款也是川普可能的法條依據,該條款允許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提高關稅或限制進口,廣泛用於鋼鐵和鋁進口。

上述兩大法條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商務部進行更正式的調查,然後才能實施關稅。

就目前情況來說,即使是較慢的選項也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速執行。

Raymond James 董事總經理 Ed Mills 指出,川普政府 2.0 與 1.0 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些調查已經發生。

川普先前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是根據 301 條款頒布的,調查於 2017 年 8 月開始,並於他就任總統一年多後的 2018 年 3 月結束。

拜登在制定關稅措施時主要依靠 301 條款,但也引用了 232 條款。在過去四年裡,拜登保留了川普的大部分關稅,甚至增加了一些關稅。

不過,最慢但可能最不可能遭遇訴訟的選項是,川普正式諮詢國會。

這是他短期內不太可能接受的一條路線,儘管這可能是未來幾年有關減稅費用談判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