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AI晶片測試難度增 上下游成群結伴打天下

探針卡示意圖。(圖:REUTERS/TPG)
探針卡示意圖。(圖:REUTERS/TPG)

愛德萬測試 (Advantest) 今年初宣布入股兩家探針卡廠,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業界指出,隨著 AI 晶片測試難度增加,晶圓測試 (CP) 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關鍵,尤其未來矽光子、先進封裝等眾多新技術發展,測試設備需要更先進的探針卡,供應鏈上下游合作模式也更多元。

愛德萬測試與泰瑞達 (Teradyne) 為全球兩大測試設備商,其中,泰瑞達就曾在 2023 年宣布入股 Technoprobe,並持有 10% 股權;愛德萬測試今年初也宣布與美商 FormFactor 和義商 Technoprobe 組成戰略夥伴關係,並投資兩家少數股權,藉此強化測試設備與探針卡業者間的合作。

業界指出,現階段技術演進快速,客戶晶片目標一年一代,且持續採用新製程與新技術,導致測試系統與待測晶圓間的連接挑戰增加,如電性、熱能等,尤其 AI 晶片普遍採用高單價的先進封裝技術,KGD(Known Good Die)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讓探針卡的角色越來越吃重。

台積電預估,2021 年高階探針卡平均針數 (Pin Count) 約 8 萬針,但到 2024 年已達 10 萬針,2025 年更將衝上 12 萬針,凸顯探針卡針數增加的斜率越來越陡,且 Bump 間距也不斷微縮,讓整體測試難度增加。

以矽光子為舉例,未來除了 PIC、EIC 需各自進行測試外,將 EIC 與 PIC 相疊後須再同時測試,當中需要各式各樣的探針卡,愛德萬就指出,公司正與兩家外商、一家台廠合作,期望透過多元合作掌握技術先機。業界傳出,兩家外商分別是 FormFactor 和 Technoprobe,唯一的台商則是旺矽 (6223-TW)。

業界看好,隨著測試設備商與探針卡合作,可望有效降低成本、推動技術整合,讓探針卡與測試設備的相容性提高,進而提高測試效率,探針卡廠商也可望大啖更多測試商機。


鉅亨觀點與分析 | 鉅亨網記者、編譯群們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鉅亨贏指標

鉅亨贏指標是鉅亨網APP的訂閱服務,提供78種選股策略,幫助投資人決策個股短線多空操作。

了解更多

加權指數
  • 563
  • 254
  • 91

21,298.22

+18.05+0.08%

櫃買指數
  • 463
  • 228
  • 68

237.38

+1.6+0.68%

延伸閱讀

鉅亨新視界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