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大幅下滑 業界指與俄羅斯查扣及汽車出口政策調整有關

中歐班列大幅下滑(圖:shutterstock)
中歐班列大幅下滑(圖:shutterstock)

在經歷多年的高速增長後,有「一帶一路」鋼鐵駝隊之稱的中歐班列近期出現顯著的運輸量下滑。

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前兩個月,中歐班列共開行去程、回程班列 2658 列,年降 9.2%,累計發送貨物 28 萬標箱,年降 11.3%。其中,去程班列的下滑尤為嚴重,今年前兩個月僅行駛 1177 列,年減 26.1%。

單看 2 月份,去程班次更大幅下跌 43.3%,貨物發送量也下降了 43.4%。業界分析指出,此一下滑趨勢可能與俄羅斯近期加稅、查扣貨物,以及對中國汽車出口政策的調整有關。

中歐班列是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組織,於 2016 年啟動的品牌,旨在深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工具。自 2016 年以來,中歐班列長期保持增長態勢,至 2024 年底累計開行超過 10 萬列,通達歐洲 25 個國家 227 個城市,以及亞洲 11 個國家超過 100 個城市。然而,這一增長勢頭在 2025 年初戛然而止。

俄羅斯查扣中國貨櫃

據財新網披露,俄羅斯海關自 2024 年 10 月起依據新修訂的 1374 號令,以「軍民兩用疑慮」為由大舉扣押貨櫃。光是 2025 年前兩月,受影響貨櫃便超過千個,許多機電零件、電子設備等 84 稅則號列商品淪為禁運目標。更糟糕的是,俄方執法尺度曖昧,同一貨櫃在不同車站可能面臨多次開箱盤查,企業叫苦連天。

中國駐俄大使館坦言,初期確有部分企業因報關簡化 (僅標註大類未列明細) 觸法,但經雙方協商後,汽車零件等關鍵貨品已獲豁免,絕大部分貨櫃亦恢復通關。然而,市場信心恢復緩慢,俄羅斯消費者信心指數更從 2024 年底的 - 9 點驟降至 2025 年 Q1 的 - 11 點,直接拖累中國對俄出口年減 10.9%。

報導稱,中歐班列命脈繫於俄德兩大樞紐,但兩國經濟現況天差地別。德國雖仍居歐洲最大轉運站地位,但其對華進口已連續三月負增長;俄羅斯則因油價低迷與西方制裁,購買力嚴重萎縮。

此外,當俄羅斯汽車銷量暴跌 35% 時,中東歐小國卻憑借轉口貿易悄然分羹,布達佩斯、華沙等城市的貨運站頻現爆倉景象。

更致命的是運價雪崩——從高峰 7500 美元 / 箱腰斬至 4500 美元,折射出供需嚴重失衡。業界人士透露,部份貨代公司已開始將貨源轉向海運,儘管時效多了三周,但成本降幅高達 40%,長期恐動搖陸運霸權根基。

傳中俄已達成協議

俄羅斯是中國主要的汽車出口國,占中國汽車出口量的兩成。2024 年以來,俄羅斯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收緊汽車進口,例如要求經中亞國家進入的汽車補繳稅費差額,此前部分中國汽車為規避俄羅斯稅負,會選擇經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中轉再進入俄羅斯。

此外,俄羅斯查扣中歐班列去程貨物也對運輸量造成了影響。俄羅斯政府在 2024 年 10 月擴充了禁止過境的貨物清單,包括機械類、電子類用品以及迷彩色衣物等,主要針對軍民兩用物品。一些中國物流公司反映,自 2024 年 10 月下旬開始,途經俄羅斯的貨櫃陸續被扣,累計有數十至上千個貨櫃箱的貨物受到影響,部分商品已滯留近三個月。

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在今年兩會期間曾表示,經過與俄方的「深度溝通」,中歐班列被扣查情況已基本獲得解決,問題商品將被退貨,合規貨物將被放行。據報導,中俄兩國已達成協議,針對問題商品進行退貨處理,對合規貨物予以放行並賠償延誤費。同時,中方也同意提前 72 小時向俄羅斯提供詳細報關資訊,甚至引進華為雲提供的 AI 驗貨系統以提升通關效率。

然而,中歐班列的挑戰並未完全解除。俄羅斯對中國汽車進口政策的調整,旨在支持其國內生產商並鼓勵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俄羅斯境內生產。俄羅斯不僅調整了平行出口政策,還提高了車輛報廢稅,並對部分中國商用車的認證進行了更嚴格的檢查,甚至取消了部分產品的認證。這些措施直接導致了 2025 年初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下降。

此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指出,未來幾年從中國進口至俄羅斯的整車數量預計將持續下降,運輸重點將轉向大型單元組裝的零件,這將對中歐班列的主要運輸貨物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俄羅斯國內消費信心的下滑也可能抑制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面對高度依賴俄羅斯線路的現狀,部分企業已開始尋找替代方案,例如改走跨裡海線路。中吉烏鐵路的開工建設預計將繞過俄羅斯,大幅縮短運輸時間並降低成本,被視為歐亞大陸物流的一次關鍵革命。此外,中歐卡車貨運也因其靈活性和速度在特定情況下展現出優勢。保險公司也推出了針對俄羅斯口岸延誤的保險產品。


加權指數
  • 797
  • 83
  • 28

21,280.17

+584.27+2.82%

櫃買指數
  • 638
  • 83
  • 37

235.78

+5.38+2.34%

鉅亨新視界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