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 (28) 日公布去年 12 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美國連 38 個季度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但曝險金額較上季下滑 49.88 億美元至 1769.97 億美元,為連 4 季增加後,首見減少;合計國銀對前 10 大曝險國總曝險餘額較上季減少 111.81 億美元。
央行說明,國銀對前 10 大曝險國曝險額減少,可能是暫時性因素,分析資金拆存投資約減少 80 億美元,另外有 30 餘億美元的減少則是因銀行資金調度調整,反映去年第四季適逢美國總統大選,金融市場當時看美國前景有不確定性,令生產和投資決策都比較偏保守。
另一方面,大多數幣別兌美元貶值,折算數的影響也是國銀對外曝險減少的一項因素,並進而影響銀行間的純拆放。
除了對美國曝險額下滑,央行提到,國銀對中國曝險持續降低,第四季僅 469.38 億美元,季減 13.28 億美元,占比 7.83%,反映放款和債券投資減少。
央行進一步說明,國銀對中國曝險高峰是在 2014 年第三季的 645 億美元,近 10 年趨於逐年降低,目前對美中的曝險差距已達 1300 億美元。
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國銀曝險前十大國家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日本、香港、英國、新加坡、韓國、法國,共 4431.59 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 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