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週一 (30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一些企業,不會向華為提供出口許可證,意味美國接近全面禁止向華為出售美國技術,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
華為雖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但在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美國供應商仍獲得向華為供貨的若干許可證。
不過,消息人士週一指出,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一些企業,將不再授予對華為出貨的許可證,因為美國官員認為,此舉有助於圍堵華為幫助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
也有消息指出,目前討論還處於初步階段,不清楚全面封殺的禁令何時出台,但可能在今年 5 月華為遭美列入實體清單四周年時決定。
截稿前,美國商務部、華為尚未回應置評請求。
拜登政府在去年 10 月對中國祭出全面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在技術、人才、資本等層面,全方位圍堵中國,而今美中晶片角力戰情正出現新變化。
《彭博》近期報導,美國、日本及荷蘭三國 1 月 27 日就半導體議題達成協議,日荷啟動的部分對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管制,如今再傳美國正考慮全面封殺華為,凸顯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
受此眾多利空消息影響,半導體類股週一承壓,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 2.67%,收 2,866.69 點。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 2019 年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華為實施貿易禁令,導致華為手機銷售暴跌。
遭美國制裁後,華為目前在半導體產業採取「游擊戰」策略,默默試圖打造去美化的半導體供應鏈,Mate 50 Pro 新機僅支援 4G ,但仍採用美國高通晶片。
華為甚至有意打造中國本土晶片供應鏈,幫助福建晉華晶圓廠重啟生產,承包渠梁電子大部分的訂單,有意取代海外製造商和供應商。
華為 2022 年獲利微升 0.4%,營收預計為 6,369 億元人民幣 (約台幣 2.8 兆)。儘管獲利僅微幅增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去年 12 月 30 日樂觀地表示:「2022 年,我們成功地擺脫危機。美國的限制現在是我們的新常態,我們又如常營業了。」
彭博供應鏈分析顯示,華為在高通 (QCOM-US) 、英特爾 (INTC-US) 和 AMD (AMD-US) 營收所佔比率不到 1%,凸顯其重要性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