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S瑞銀】美國 9月就業數據強於預期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

美國 9 月非農就業增長超預期,使美聯儲降息的緊迫性降低。

上週五發佈的美國 9 月就業報告總體上強於預期。 9 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25.4 萬人,遠超市場預計的 15 萬人左右。 失業率為 4.1%,比上月略降 0.1 個百分點。 就業人數增加的同時,工資也在增長。 9 月平均時薪環比增長 0.4%,亦高於市場預期。 此外, 7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由原來的 8.9 萬人上調至 14.4 萬人,8 月份則由 14.2 萬人上調至 15.9 萬人。

上周公佈的美國 8 月職位空缺(JOLTS)攀升至三個月高位,但雇傭率和離職率繼續走低。 職位空缺與失業人口的比例已反彈至 1.2,與疫情前的水準一致。 雖然勞動力市場的恢復可能是暫時性的,但至少在短期內,數據沒有給予美聯儲快速降息的理由。 我們維持對降息基準情景的看法,即美聯儲將在今年剩下的兩次會議上各降息 25 個基點,隨後在 2025 年放緩至每季度降息一次。

本周即將發佈的 9 月 CPI 數據將成關鍵。 如果在勞動力數據保持強勁的基礎上,物價上漲速度快於預期,那麼美聯儲 11 月按兵不動的可能性或增加。 在 9 月議息會議後公佈的「點陣圖」中, 近一半的出席者認為年底前總共削減 50-75 個基點是合適的,這意味著今年可能只有 0-25 個基點的額外降息。 美聯儲將在 10 月 9 日公佈會議紀要,這可能會更清楚地說明即將發佈的數據將如何影響未來政策走向。

降息及美國大選結果對亞洲有何影響?

美聯儲以降息 50 個基點開啟了本輪寬鬆週期。 美國經濟仍在朝軟著陸方向行進,美元可能在未來 12 個月走軟。 這種環境有利於亞洲經濟體,無論是以消費為主導的東南亞還是週期性較強的北亞地區。 不過,亞洲在第四季度也面臨美國大選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等主要風險。

 

 增長將轉向由消費拉動。 亞洲投資和出口受益於供應鏈遷移和技術上行週期,但整個地區的消費復甦明顯乏力。 隨著貨幣寬鬆政策的到來,這種情況有望在未來 12 個月出現變化。 利率下降應會降低存款意願並提振貸款需求,進而推動私人消費增速從 3.7% 左右回升至新冠疫情前的趨勢水準 5%。 東南亞地區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菲律賓和印尼長期消費前景看好,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家庭槓桿較高的壓力將有所緩解。 消費、銀行以及當地房地產行業也將不同程度受益。

東盟降息幅度更大。 在本輪降息週期中,我們預計亞洲地區平均將降息約 100 個基點,降幅將是美聯儲(預期 200 個基點)的大約一半。 印尼和菲律賓的降息空間較大,因這兩個國家此前為維持匯率穩定而額外加息,其實際利率也在最高之列(3% 左右)。 亞洲降息時點與幅度將取決於美聯儲寬鬆程度以及美元的貶值速度——我們預計美元在未來 12 個月或全面下跌 5% 左右。 與此同時,日本是本地區唯一一個緊縮貨幣政策的經濟體。 該國或將緩步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以維護經濟復甦與市場穩定,日本央行可能直到 2025 年二季度才會再度加息。

週期性放緩與風險。 韓國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快速增長,但考慮到科技擴張步入成熟期以及潛在的美國貿易限制,下半年增速料將放緩。 在美國增長於明年企穩的軟著陸情景下,亞洲增長有望達到 5% 左右,其中韓國將保持 2-3% 的增速。 目前中國增長放緩(尤其是在不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的情況下)對亞洲增長的拖累應屬溫和,約為 10-20 個基點。 這是由於相較於過去十年,亞洲對中國的依賴度逐漸下降,目前臺灣和新加坡與中國的貿易相關度最高。 此外,中國產業升級意味著韓國資本輸出將保持強勁。 中國居民境外旅遊(例如泰國)可能較為低迷,但不會萎縮。

倘若美國經濟硬著陸的負面情景發生,美聯儲將被迫更快更猛降息,亞洲各央行也可能加大降息幅度,儘管這可能引發貨幣貶值。 美國大選後可能對中國採取提高關稅以及科技限制等措施,貿易戰再起將是一大尾部風險。 週期性較強的亞洲經濟體(包括臺灣地區、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受到的衝擊可能大於內需型經濟體(例如印尼、印度和菲律賓)。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