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韓式防疫為何受到國際推崇?

從數字變化來觀察這次武漢肺炎 (COVID-19) 的疫情發展,南韓的表現可說是最引人矚目,該國累計確診從 2 月下旬到 3 月上旬,人數從數十人水準一路暴增到數千人,甚至單日確診在尖峰時還達到 813 人 (2 月 29 日),一度讓人擔心是否已經失守。

然而接下來在不到一個禮拜的期間內,南韓單日新增確診肺炎的人數出現減半,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並且單日確診又在 4 天內再次減半,於隔日又再減半,而最近南韓的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也大多控制在百人以下,曲線也逐漸走向平緩,每日的相關死亡案例,也未曾超過 8 人。

不同於中國等國家的作法,南韓連封城措施都沒實施,令人好奇到底是如何讓疫情獲得控制,《紐約時報》就認為,迅速的行動、廣範的採檢與接觸者的追蹤,還有民眾的強力支援是關鍵所在。

然而,已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們,要複製韓國經驗也或許為時已晚,要讓武漢肺炎這輛失速列車停下,早已錯失了最佳良機。

各國為了控制疫情紛紛向南韓取經,爭議性人物的世界衛生組織 (WHO) 秘書長譚德塞也讚譽南韓是成功的抗疫案例。

不過南韓當局也提出警告,這是他們一時之間的成功,未來疫情仍有再度爆發的可能。特別是在境外疫情嚴重失控的情況下,也害怕南韓的肺炎疫情再度升溫。

南韓在今年 1 月下旬發現首宗的確診病例後,當局在短短一週後就當機立斷,要求多家藥廠研發生產檢測套件。在確診人數還停留在 2 位數時,就在兩週時間內把數千組套件發送各地。目前更可在每天生產 10 萬組檢測套件,還有多國政府也表態希望向該國採買。

在人口 250 萬的大邱市所爆發的新天地教會大規模群聚感染,也因當局的快速因應,在早期鎖定感染源所在,也避免了封城之類的移動限制措施。

加上 2015 年 MERS 的慘痛教訓,也讓南韓在這次能以萬全的準備來應付這特殊的緊急事態。

還有南韓至今已實施 30 萬次以上的檢測,以每人平均的受檢比例來看是美國的 40 倍。南韓當局認為,早期發現確診,不僅是疫情得以受到控制的原因所在,也是該國武漢肺炎致死率低於其他國家的關鍵。

還有為了避免醫療院所的負荷超載,南韓當局特別開設了 600 個檢測中心。除了能讓更多人接受檢測,也希望藉此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

還有 50 處的得來速形式檢測站,更縮短了檢驗過程。而電話亭式的檢測設施,不僅迅速,透明隔板與安裝在上頭的防護手套,也減少醫護人員與受檢者的接觸機會。

當局也不斷的呼籲民眾,若發現相關症狀要立即就醫。國外旅客也有義務下載自我檢測的 APP,確實進行健康管理。

各型公共場所也在入口處實施體溫測量,將可能風險隔離在外。

在追蹤確診案例或疑似與相關人等有密切接觸的民眾時,更利用監視攝影機、刷卡紀錄、手機及汽車導航的各項數據等,無所不用其極的動用各種資源。

這種類似刑警辦案的搜索方式,也在法律的修正後,讓社會安全優先於個人隱私。

南韓民眾的手機也不時的會收到訊息,告訴你在居家附近又有發現新的感染案例,也可在網頁或 APP 上頭知道確診案例每小時甚至每分鐘的移動途徑,曾搭上哪班公車,又在什麼時間上下車,還有是否有戴口罩等,內容鉅細靡遺。

在移動時疑與確診案例發生接觸者,當局也會呼籲受診。多數的南韓人為了健康安全,也願意在個人隱私作出妥協。

還有居家隔離的人們也會透過手機 APP 來進行管理,如果擅自外出,最高將科以 2500 美元罰金。

不過由於確診及需要追蹤的人數眾多,當局也沒有足夠醫療資源還有人力物力來進行監控。最終還是需要民眾的配合,還有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鋪天蓋地的各項宣導等,才能喚起大眾對於防疫的重視。就如同戰時的政治宣傳,要讓各種防疫觀念深植人心。

還有南韓的健保系統也設下特別規定,讓武漢肺炎的相關成本都由政府買單,無自覺症狀的民眾也因而願意接受採檢。

而這些南韓經驗也沒有特別複雜或高昂成本,眾多在這次遭遇更嚴重疫情的先進國家們,或許在各方面的條件還優於南韓。

不過追根究柢,還是取決於政府當局有無決心徹底施行,還有公眾是否保有強大意志,以及國民是否願意犧牲個人隱私等。當然時間因素也相當關鍵,一但錯過某個時間點,或許談什麼都為時已晚。


鉅亨觀點與分析 | 鉅亨網記者、編譯群們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延伸閱讀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